欢迎进入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宁夏文史资料中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2020-10-29 10:37

本文所指的文史资料,是自 1959 年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开展文史资料工作以来,全区政协征编出版的涉及抗美援朝的文稿。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为纪念新中国历史上这一光辉的历程,我们从现有的文史资料中重温历史、探寻真相,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 抗美援朝文史资料来源综述

截至 2020 年 1 月,全区政协文史资料中涉及抗美援朝文稿共有37篇,其中自治区政协《宁夏文史资料》共计 8 篇,其中 5 篇是宁夏省代表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志愿军活动的内容,也有概述宁夏省内抗美援朝群众运动的文章,有 2 篇是盐池县政协的推荐稿,有 1 篇是从固原征集的稿件。时间自 1998 年 5 月至 2020 年1 月,有近 22 年的跨度。其他的文史资料分布情况是:《银川文史资料》载有 11 篇,时间自1996 年 9 月至 2004 年 12 月;《兴庆文史资料》载有 1 篇,时间为 2002 年 12 月;《永宁文史资料》载有 5 篇,时间是 1997 年 9 月;《青铜峡文史资料》载有 1 篇,时间是 2001 年 12 月;《同心文史资料》载有 1 篇,时间是 2006 年 9月;《盐池文史资料》载有 3 篇,时间是 1997年 12 月;《中宁文史资料》载有 7 篇,时间自2004 年 12 月至 2006 年 12 月。除自治区政协和同心县政协的文史资料是公开出版外,其余政协的文史资料均为内部发行。文史资料的作者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抗美援朝前线的,又可细分为战斗员和后勤兵;另一类是后方宁夏省内的,他们大多是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宁夏各族各界的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全部文史资料文稿中,有6 篇稿件曾经重复刊发,这是因为基层政协有义务向上一级政协推荐优秀稿件,故一稿二用在所难免。好在有一种情况需要“二用”同时存在,比如县区政协一般会尊重作者,尽量保持原貌;上级政协可能会把关更严格些,提炼文字、精简内容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在同一标题的另一文稿中,内容和细节增加。如《银川文史资料》(第十三辑)中《流落阿联酋的宁夏人——侯保连》一文比《中宁文史资料》中刊发的文稿多出很多信息,不仅交代了父母双亲、弟弟侯宝山等人信息,还留有一张陆金荣与侯保连在阿联酋夏哈曼建筑工地的珍贵合影。如此一来,一稿二用的存在,对于需要掌握完整信息的读者和研究者,仍然是有益的。还有一点是,个别文稿的作者可能对征稿要求不明确,把政协文史资料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原则忽略了,文稿只是抄录了一些志愿军军史或重要将领个人著作的内容,并没有把自己的经历摆进去,其文史资料的史料性明显不足,甚至单从文字阅读很难判别其身份信息。当然,这仅是极个别现象,可以忽略不计。

二、文史资料中抗美援朝作者身份辨析

(一)入朝即为参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始于 1950年 10 月 25 日,停战于 1953 年 7 月 27 日,而最后一批志愿军从朝鲜归国已是 1958 年的事了。此战中,如何界定参战者,笔者认为,鉴于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条件下的“立体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占有制空制海权,武器装备远优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他们甚至能把战火燃烧到中国的边境,美军的飞机可以随时炸毁中朝边境桥梁通道,所以只要是以志愿军名义跨过鸭绿江的指战员,不管是陆军、空军,还是战斗员、后勤保障员,皆可视为光荣的参战者,永远值得我们敬重。

(二)职级不高,作用不小

在逐一考察文史资料作者后,有如下发现:一是作者能在文中亮明身份的占大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在志愿军部队中任职最高的是滕培林,时任 38 军某部炮兵营长;其次是永宁人苏玉华,时任 19 兵团 584 团 1 营机炮连长,后在朝鲜战场又调任通讯连指导员;辽宁人后在永宁工作的刘树德,是 38 军 114 师 303 团 1 营 1 连的“尖刀排”排长;隆德人李成蹊是 16 军 32 师 94 团第 10 连的司务长;宋文礼是 19 兵团 191 师 572团 3 营机炮连当副班长,因作战需要调任侦察排当侦察员;杨兴中是 19 兵团 63 军 187 师一名后勤兵,入朝参战后,当了炮团观测兵;中宁人叶光彩是 19 兵团 65 军后勤医院的一名文化教员;苏忠深是铁道兵第 7 师 20 团政治部的文工队员;张子宏是 63 军炮团的文化教员;山东人后在盐池工作的刘建德是志愿军警卫 4 团一名卫生员,曾在朝鲜前线担任医疗大队二病区区长;陶焕林在 67 军 200 师 598 团 2 营 8 连机枪班当弹药手,还当过接待祖国赴朝慰问团的招待员;同心回族的马峰玉是 63 军 189 师 566 团 82 连炮兵战士,参加过青龙山和铁原阻击战;银川人牛继宁是 64军 191 师 573 团司令部的文印员,曾参与攻克马良山及其防御战;中宁人李吉武是某部机炮排的弹药手,在 1952 年 5 月 28 日保卫开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

文史资料的作者有职务的不多,大多数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抱有一腔热忱,与朝鲜人民生死与共,共同抗击侵略者,为赢得抗美援朝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战场争夺异常惨烈,战斗人员牺牲极大

不难看出,每一位能从战场全身而退并撰写文史资料的人都是幸运儿。这从他们回忆的血腥战争场面中可以感受到。牛继宁回忆:“我军只掌握国内江河的习性,对朝鲜的海河受潮汐涨落的影响缺乏经验。白天侦察徒涉地点的水位,深处只到人的胸部,而此刻这里已波涛汹涌、水深流急,而且江面的宽度也比原侦察时加宽了许多,加上敌人炮火及滩头火力的严密封锁,部队伤亡严重……”接着他在回忆马良山防御战时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我军战斗减员及武器装备的损耗都很大,和刚入朝时相比,减员达 40%。”

炮兵营长滕培林在《浴血奋战五圣山》中说:“激烈的战斗连续进行了 15 天,敌人在我 38000平方米的阵地上,投掷了上万枚重磅炸弹和十几万发炮弹,山头被削低两米多……我全体官兵打垮敌人千余次进攻,歼敌万余人。然而,我主阵地部队减员也达到 70%。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阵地,整个平康地区平原依然牢牢控制在我们手里。”

美军遭到惨重损失,我志愿军也付出巨大代价。叶光彩回忆:“抗美援朝期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志愿军战果辉煌,中朝军队共歼敌 108 万人,其中美军 38万人。古语说得好,杀贼一千,自伤八百,不付出代价的胜利是没有的,经我手安葬在朝鲜土地上的烈士,就有许多……”

据宁夏民政厅离休干部徐廉提供的数据表明,抗美援朝期间,宁夏省批准参军的有 1000多名,绝大部分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有 461 名宁夏籍战士献出了生命,一个中宁县有75 名烈士和数百名伤残志愿军退役军人。也正因为有这些优秀儿女的流血和牺牲,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才能最终取得了胜利!

三、文史资料抗美援朝内容分类

宁夏有关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文史资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刺刀见红的战场拼杀

1952 年 5 月 28 日,弹药手李吉武在保卫开城的战斗中坚守于东西两山间的结合部。炮组在没有枪械的情况下,他带了两名战士提了三颗手榴弹向着敌人扑去,快要爬上山的敌人被手榴弹打倒六七个,其余的都逃下山去了。此时他们三人也有一人牺牲、一人负伤,只剩他一人守护阵地。这时,其他阵地已抽不出人支援他。敌人却兵分三路,拼命进攻。李吉武把手榴弹掷成了扇子面,把敌人一次次打下去。最后,剩下两颗手榴弹,李吉武拉开弹弦,跳出工事,向敌群中冲去,一声巨响,敌人的钢盔、机枪飞起来,李吉武壮烈殉国!

滕培林写道:1952 年 10 月 14 日,美军 6 万余人发起“金化攻势”,我炮兵营就在主阵地395.4 高地上,前沿阵地距离美军 84 师远则 100米、近则三十几米,部队仅依托 80 米的坑道和沿山简易战壕、掩体作为防御工事。敌人组成六个梯队,每个梯队 800 至 1000 人,昼夜轮番对我军进攻,一天进攻达四、五十次,但都被我军英勇的战士打了下去!战斗到第四天,敌人又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催泪剂等进攻。七天过后,战斗越来越残酷,部队减员大量增加,粮、水储备告罄。大家渴得说不成话,夜间冒险下山找点水,只能每人喝一口。战斗连续进行了 15 天,我炮兵总计打垮敌人千余次进攻,歼敌万余人,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阵地。

“尖刀排”排长刘树德写道:1950 年 10 月25 日随部入朝向前行几十里,就与美国鬼子打开了。我军以近战、夜战、猛冲、穿插、切割的战术,打得美军向南狼狈撤退,我部追击到清川江边。第二次战役,彭总用“口袋战术”引敌设伏,又切断了北犯敌人的退路。这次战役,我是排长,亲眼看到战士王勇一只左胳膊被炮弹炸飞后还向前冲了五百多米才倒下。这一仗我也负了伤。第四次战役,在攻打 394.8 高地时,我的腰部被敌人的炮弹片炸开了五寸多长的口子,当时只感到肚子在漏气,不知疼痛。两个班长要搀扶我下阵地包扎伤口,就在转身时,我猛地按住班长,叫声:“敌人,打!”居高临下,一阵枪响,很快将这些敌人消灭了。而我因流血过多,昏倒在阵地上……战评中,我又立功一次。

上述三人有两名英雄和一名英烈,他们身上体现了志愿军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政宣员、文教员、卫生员和铁道兵各尽其能

刘建德入朝前就在皖北军区警卫团搞医务工作。1950 年 10 月入朝分配到医疗大队,有时还护送重伤员回国抢救治疗。他参与多次救治伤员的任务,几次遇敌机轰炸扫射,自己也两次负伤,仍坚持把伤员包扎处理并护送至医院抢救治疗。在担任二病区区长后,在每天接收 100 多名伤员的情况下,还出色地完成卸粮食、物资等应急任务。

牛继宁 1951 年作为 573 团一名文印员入朝参战。在强渡临津江时负伤,回国治疗后,九月下旬又重返马良山前线。当时没有打字机,部队上行下达的文件全靠用钢板写出来油印。他在前线常常席地而坐,两腿一夹,在防空洞内操作起来。有时情况紧急,则是一边听首长口述一边刻写,校对后马上油印盖章发出。战争中竟使他练就了一笔端正的方块字。

叶光彩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由于后勤医院医生护士的文化水平整体较高,文教的任务不多,他能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收容伤员和做牺牲伤员的善后事务。一次领命护送伤员,遭逢敌机轰炸,一枚炸弹落在他住宿的草房顶上,幸亏被一棵大树挡住,侥幸逃生。他是 O 型血,医院一旦缺血浆,他总是献血在前。一次上级交给他照护一名美俘的任务,他很会做工作,先领着找医生治伤,接着到地里翻挖土豆,烤熟后给美俘改善生活,最终感动美俘,我军情人员获得了所需的美军信息。

苏忠深是铁道兵,奉命入朝第一项任务就是抢修龟城到介川的一条新线。他们当晚到达工区,第二天建了个隐蔽的住宿工棚,第三天便破土动工。隆冬季节,工地已冻深一米,他们首先突击填土方工程,施工期间,敌机在隧道口投了两枚定时炸弹,连长组织抢险小分队,将炸弹挖出,拴上绳子拉到荒山沟里引爆。就这样,一期工程完工后,他们又转移到第二工区。

打仗既需要官兵在前与敌人拼杀,又需要得力的指挥调度和可靠的后勤保障。这些文教员、文宣员、卫生员、铁道兵等,都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赢得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三)抗美援朝在宁夏兴起热潮

1. 响应号召,集会游行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期间,宁夏各族人民响应号召,坚决赞同“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大肆侵略而置之不理”的正义立场,衷心拥护“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的坚强决心。1950年11月10日由省总工会、青年团省工委、省妇联发表宣言,各界人士纷纷支援抗美援朝运动。1951 年 5 月 11 日,宁夏有48.4%的人参加了抗美援朝、反对美帝武装日本、保卫世界和平的“五一”示威游行,各界人士参加签名、投票及相关集会活动。

2. 捐献飞机,拥军优属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前线官兵英勇作战,宁夏人民发起捐献飞机大炮的活动。1951 年 6 月28 日,一届三次宁夏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上,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马腾霭、省工商联主任何义江、起义将领马全良带头在会上捐献。从 1951 年下半年到 1952 年底结束,全省共捐款旧人民币 117亿元。经全国总会统一确定,宁夏省共捐战斗机8 架。当时 9 万人口的中宁县 40 天内就超额完成捐献“中宁号”战斗机一架的任务。同心县老汉陈得满主动捐出藏在枯井里的四个大元宝,另外还捐了银圆 130 块。

烈军属普遍受到政治上、物质上的优待。1952 年为烈军属代耕土地 3800 多亩,城乡妇女赶制大批慰问袋、针线包寄往朝鲜前线,全省寄给志愿军的慰问信 3.9 万封。群众主动为烈军属拜年、庆功、挂光荣匾等。

3. 赴朝慰问,鼓舞士气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期间,宁夏组织赴朝慰问代表三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一次组成的西北人民赴朝慰问团宁夏慰问组,由宁夏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马腾霭任组长,成员有雷启霖、吴瑞旺、汤铭鑑,1951 年 1 月10 日西北五省的代表在西安集中,宁夏代表名额减为 2 名。3 月 20 日各分团都到天津集中,组成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廖承志任团长。到沈阳后又决定将各省的代表重新编团。雷启霖编入七分团,到沈阳、吉林慰问伤病员;汤铭鑑分入五分团任分队长入朝慰问 63 军志愿军指战员。4 月 20 日,慰问团到前线城市边里市志愿军总部才知道,第五次战役马上开始,部队的战前准备非常紧张。63 军首长安排慰问团在 188 师前线观看了指战员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把带去的慰问品送到战士的手中,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1952 年 9 月,宁夏代表韩文英、马如麒、褚力民、张建武 4 人,参加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二分团。第二届慰问团有来自全国各族各界代表 1100 多人,刘景范任总团长。慰问团成员经西安到沈阳,又经过学习培训和全面体检,凡是体检不合格或其他原因未能过江者,专门组织一个总分团,留在东北、华北慰问归国志愿军和伤病员。宁夏代表中除张建武同志因体检不合格未过江外,其他三位均于 10 月上旬分批在夜间过江入朝。韩文英所在的西北总分团慰问了原19 兵团和炮兵师的志愿军指战员和朝鲜黄海道、开城、板门店、三八线前沿的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以志愿军身份参观了板门店和谈会议大厅及红山堡激战夜景。慰问团组织全国有名的文艺团体和电影队,还带去6000吨(需1500辆大汽车运输)慰问品,有瓷茶缸、毛巾、白锡包、牡丹牌香烟、毛主席像、信纸、信封、日记本、烟斗、水果糖等。当慰问团传达祖国人民的问候和国内建设情况时,战士们无比兴奋,钱兰馨战士把自己数月积攒下来的45万元(旧人民币)托代表带回祖国,让建设铁路时买道钉用。钱兰馨的举动,感动了每一位代表。

第三次由马腾霭、黄执中、梁大均等 21 人组成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宁夏代表团,于 1953 年 9 月 20 日由银川出发到西安集中,然后随西北总分团在沈阳与总团汇合,总团长为贺龙元帅。全国有 8000 多人(含文艺队伍、工作人员等)参加慰问团。9 月底到 10 月上旬分批入朝进行慰问活动。西北总分团慰问原 19兵团及炮兵师的指战员,以及驻地朝鲜黄海道的党政机关、厂矿、部队、学校和农村的群众。这次慰问是朝鲜停战后的活动,同样受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专门接见了宁夏分团的全体代表。宁夏代表汇报了三年来的建设成就和宁夏人民对解放宁夏的 19 兵团指战员的思念。慰问团在平壤参观了抗美援朝军事展览馆,祭扫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每次慰问团归国,都受到热烈欢迎,代表们又分赴各地作慰问传达报告。他们带回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高昂斗志和捷报频传的胜利讯息,也带回了志愿军指战员对祖国人民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四、文史资料呈现的基本特点

如何看待这数十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政协文史资料,主要谈三点看法:

(一)绝大部分均属于“三亲”资料,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所征集出版的文史资料,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族各界人士,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第一手资料。从这个角度考察 37 篇文稿,基本上不存在问题。李吉武烈士的英勇事迹是宁夏省慰问团从朝鲜志愿军中获取的,何鹏霞、候保连的情况,也是经过几十年历史沉淀,由知情者采访笔录的,这相当于本人口述,别人记录整理的。单以 18 位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官兵的文史资料而言,其“三亲”的性质确认无疑。比如入朝行军,牛继宁回忆每个战士平均负重六七十斤并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气温下奔赴战场。马峰玉回忆:“1951 年农历春节过后三天,部队奉命开赴辽宁凤凰城,做赴朝参战的物资配发工作,主要配发给养、服装、弹药等,当时每个战士平均负荷70斤左右……从丹东过鸭绿江,第一天行军就走了 50 多公里,由于过度疲劳,露营后人们放下背包靠着树干就睡着了……那天行军和露营后,全团脚被冻坏的有 40 多人。”虽然战士行军负重各有不同,但都是亲身经历的情况。

再如志愿军的吃饭问题,张子宏回忆:“为躲避敌机,多昼伏夜行,白天是挖洞藏身,饿了吃把炒面,渴了则抓把积雪。由于吃不上蔬菜,多数人得了夜盲症。”后来部队特请来国内的营养专家想办法,推广采集 60 余种野菜解决问题。倪林放回忆道:“在赶赴龟城车站途中,刚休息一会儿就感到饥渴,拿出从顺义出发时带的干粮一看,那半斤熟牛肉已经冻成硬块,苹果冻得和石头一样,只有饼干可以吃,但吃了几口又咽不下去,只好抓一把雪往嘴里塞……”张子宏回忆:“我们在战斗间隙或者休整时间里,也常常派几名伪装好的战士,冒着敌机空袭的危险,从坑道掩体出来,到野地里采摘苦菜医治夜盲症。”

以上几段文字,展现出志愿军入朝参战的艰难困苦,只有亲历者,才能写得如此真切,这也成为留给后人的珍贵史料,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生动教材。

(二)文史资料具有反映事实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文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鱼水情深的内容就有具体的体现。杨兴中回忆:“炮团在辽宁省凤城县沟屯村驻七天,主要学习毛主席关于部队入朝后的‘三不准纪律’,即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不准吃朝鲜人民的一粒粮、一口饭;不准说高丽‘棒子’和‘薛仁贵征东’。……在参战中,由于敌机的轰炸,供给线受挫,有时打光了子弹就捡敌人的武器打。没有吃的了,就常用野菜、嫩树叶拌上炒面糊糊吃。有时炒面吃光了,只好吃野菜,但绝不动无人居住房屋中朝鲜百姓的粮食。” 苏忠深回忆当他们修路施工到苏民洞,得知当地青壮年男女都参军支前,生产生活全靠老弱病残支撑,此时正值春荒,多数人家只能靠玉米粥和野菜充饥。团首长号召大家节约粮食,给驻地群众每户送几斤。战士们有的把携带的压缩干粮也留给了困难户。首长还提醒大家不要挖野菜吃,避免影响群众生活。刘建德是一名卫生兵,他回忆在朝鲜曾救治多位敌机炸伤或者生病的“阿爸吉”“阿妈妮”。驻地朝鲜群众对他十分感激。

当然,事物总是有多面性的。文史资料也有多侧面的反映。牛继宁回忆:“那时年纪小,有时偷懒,不愿住又暗又潮的防空洞。一有文件要刻印,就在老乡的房屋里工作。房东大爷、大娘待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说我是他们见到的最小的‘几文共’(志愿军)。一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给我留下来。那时在战争情况下的朝鲜老百姓已经够苦的了,还有什么好东西。我们虽吃的是炒面,但总还能吃饱。可他们善良的心,深深感动了我。”

1952 年 11 月,陶焕林行军七天七夜到达朝鲜的新高郡,他回忆:“晚上,我们受到朝鲜人民的慰问,每人发两个苹果,一小块狗肉。几位朝鲜女战士还表演了民歌‘道拉吉’和朝鲜舞蹈。……朝鲜停战,1955 的元旦,部队换防到西甫里,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家园,我们连分在西甫里中学,帮助建设校舍。工余时间到集市上转转,了解到朝鲜人的一些风俗习惯。朝鲜人过年,家家要杀一只狗以招待客人。这使我想起刚入朝时,慰问品中每人发了一小块狗肉,原来这是一种待客的盛情。”

真实是文史资料丰富性和生动性的源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有严明的纪律和崇高的道德准则,他们在朝鲜秋毫无犯,不仅击退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击了联合国军队的嚣张气焰,同时,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朝鲜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发扬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些故事,时至今日,读来仍然具有感召力。

(三)关于文史资料的真实问题

文史资料讲究事实的真实,追求描述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口述者不有意夸大缩小,或者臆造事实便可。比如文史资料中反映朝鲜战场的敌特活动,叶光彩回忆部队在大同江那晚,蒋帮特务在美机上喊话:“六十五军的弟兄们,你们从大西北来到朝鲜,不远千里给共产党当炮灰,你们受骗了……”他写道,“敌特居然连我们的番号和行踪都知道。恨得战士们直牙痒,不停地骂,等老子到战场上再和你算账!”陶焕林则回忆敌人经常空降一些特务,隐藏在深山洞中,侦察我兵站、野战医院、军事设施等,伺机进行破坏活动。更为严重的是:一天,我营七连指导员正在山坡下伪装好的简易课堂里作形势报告,突然会场被炸,死伤近百人。经调查才知是冒充我志愿军军官的特务干的。真实地记录这些事件,是文史资料还原真实的价值所在。政协文史资料具有“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的独特功能,既可填补某些空白,补充党史、国史、方志及历史档案的不足,又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佐证历史,维护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

文史资料以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主,可以记述历史事件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段。如苏玉华回忆:“1953 年 1 月,我军奉命入朝后,进驻大同江岸松林市一带,立即构筑‘地下长城’,就是在几十米深的地表层下,挖好掩体、交通坑道、对外射击的暗堡。……修筑这些工事是极其艰苦的。干部战士都流了不少汗,手上都磨起了血泡,洋镐、铁锨也不知用坏了多少把。大家明白,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就能少流血。”叶光彩说得更具体:“用坑道战对付美军的飞机大炮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挖坑道工程太大、太辛苦。一座山头要一锹一锹地挖,一镐一镐地刨,挖不动刨不动的地方,就用钢钎打成洞,装上炸药,点燃雷管,一炮一炮地炸。石头硬,钢钎细,锤甩的低了,进度会慢,甩的高了,又怕砸着掌钎人的手……”这些不同的角度,基本说清了志愿军在三八线工事的具体情况,反映当时采用的战略战术及付出的艰辛,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坐到谈判桌上来,签署停战协议。

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印证了政协文史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社会功能。

      (作者系银川市政协原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宁夏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