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桥
我的学习体会是:人生难得多读书。
习近平同志说:要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我同时体会到读书要学而时习之。不温习读过的书就忘了。我在50年代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今翻开看,我画了不少笔画,也写几句话,但未多重温重读,每次读又觉得常读常新。
读书千遍,不如手写一遍。
多读书胸中有本,勤写作笔下生花。
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是我爱人彩秀告诉我的。由此我才写出了好多本书。人的社会影响力是人格的标志。我去自治区党校作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报告,党校一位副校长告诉我,你奉自治区党委领导的批示,专程到党校来做报告的,这是你在社会的影响力。我回答说,我只是一生敬爱毛泽东主席,爱读他的书,爱学习中共党史而已,哪有什么社会影响力。
古代、当代有许多爱学习,爱读书的人物,他们都是中国人学习读书的榜样。
毛主席在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举了善学习的历史先驱。他说:“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尔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见《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司马迁人生虽曲折,他写出的《史记》千古绝唱。
《沫若文集》(1~12册)是我在1961年11月8日从新华书店购买的,那时12本书才18.20元,很实惠,我很快通读郭沫若这几册书,尤其感动我的除抗日战争的文章,多是中国历史文章。在书上我划了不少道道,也觉得看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最爱读屈原生平和他的诗篇,因他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家爱人民的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工作的时代玉成了他的光辉史诗。郭沫若说:“他在诗域以外的现实世界里却没有力量来领导时代”。“他假如有实际家的手腕,我相信众人一定会服从他的领导抵死的和秦人抗衡”。“时代对于他真是特别的厚待,他既凛赋有充分的诗人气质,而使他知道国将破家将亡的境遇,玉成地成了一个空前而且恐怕绝后的伟大诗人”。郭沫若说:“鲁迅在中国文坛上所留下的功绩……中国文学由鲁迅而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中国近代文艺是鲁迅为其真实意义的开山,这应该是七亿人的共同认识”。(见《沫若文集》第11册,第14页、15页、17页、183页)屈原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伟大诗歌旗手。
毛泽东一如常人一样赞赏伟大诗人屈原,1961年秋赋诗《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可以说,这是毛泽东与屈原这两位政治家、思想家跨越两千年的神交。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宁夏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