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洁英
光阴荏苒,我的叔父马文良离开我们已有73年了。
叔父生在辽宁省海城县一个回族家庭。叔父很聪明,从小学起学习成绩在班里就名列前茅。叔父很倔强,我妈妈了解叔父的个性:“文良可有个犟劲,他要认准的道,几头牛也拉不回来,若不是他的错,打死他他也不会认错”。
二战爆发,叔父冲破重重阻力,于1933年投考到北平东北大学。刚刚入学,叔父在信中给我妈妈说,“我这只小鸟已从笼中挣脱出来了,我要像一只雄鹰展开双翅,翱翔在祖国的蔚蓝天空;我要像脱缰的一匹骏马,奔驰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
在大学校园,叔父除了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叔父和其他进步青年、学生去了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他参加了在日本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解放社”,经常以“读书会”等形式,开展反满抗日活动。日本人把叔父列入“反日特嫌份子”名单。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和郭沫若等人的帮助下,叔父化装逃出日本。
1937年8月,叔父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后数年中,叔父先后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回民救国协会常委”,“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同年11月叔父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回民巡视团中共特支书记兼团长。
1941年2月,叔父在盐池县惠安堡回六庄进行工作时,不幸被国民党马鸿逵所部逮捕,后押解到银川。在监狱里,经受了两个多月的迫害、折磨、摧残,叔父始终坚贞不屈。
气急败坏的敌人嘶声乱叫:“马文良你想死还是想活,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叔父横眉立目,愤怒地说:“怕死就不抗日,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在这个看似文弱书生,却是钢筋铁骨的共产党员面前,凶残的敌人无计可施,下令要杀掉叔父。
1941年4月17日深夜,叔父马文良和崔景岳、孟长友三位共产党员昂首挺胸,走向刑场,被活埋在银川市城隍庙后面。行刑前,三位共产党员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这高昂的口号声响彻夜空,震撼在银川大地上。敌人把叔父的右臂砍成四截,叔父仍不停地高呼:“共产党万岁!”,一个敌人举起铁锹狠狠地向叔父的头部砍去……时年叔父只有29岁。
1937年8月以后,叔父就和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196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派专人到我家来,了解叔父的情况,这才知道叔父已于1941年4月17日牺牲了。
1977年1月8日,叔父的尸骨被安葬在八里桥烈士公墓。1977年1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银川市八里桥革命烈士公墓礼堂隆重举行了马文良烈士安葬公祭大会。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关山复赋诗一首,祭奠叔父:“一为革命去延安,不复沦陲誓不还,心逐关东昭日月,躯捐塞北壮河山。悲歌慷慨君心热,怒骂激昂寇胆寒,亮节高风垂后世,馨香祷祝慰长眠。”
1991年4月17日是崔景岳、马文良、孟长友三烈士牺牲50周年。为了纪念先烈、教育后代,银川市在三烈士牺牲日修建了三烈士纪念碑。
敬爱的叔父,安息吧!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教育好我们的后代,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