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
1925年,中华民国政府最早对包兰铁路进行过几年的实地勘测,计划打通包兰铁路宁夏段。1949年初,民国宁夏省政府又给中华民国政府打报告,请示修建包兰铁路,由于当时受地理环境、技术条件、资金对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华民国政府最终也没能实施这一计划。
1949年,宁夏解放后,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宁夏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市的决定》,决定撤销宁夏省建制,与甘肃省合并为新的甘肃省。9月23日,宁夏省政府、甘肃省政府联合发布公告,宁夏省建制撤销,与甘肃省合并为新的甘肃省,宁夏省政府从即日起停止行使职权。10月,经国务院批准,铁道部对包兰铁路进行实地勘探设计,特别对火车穿越腾格里沙漠工程进行了详细勘测、调研,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困难下,中央要求创造条件也要上。
包兰铁路全程999公里,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从南向北修,负责兰州至银川段,总计468公里;铁道兵某部队从北向南修,担负包头至银川段的筑路任务,全长531公里。包兰铁路全线在河套平原地区,全线路程河流交错,桥涵、沟渠甚多,动用土、石方多达1160多万立方米,越过106座大、中、小桥梁,穿过170座涵洞。在这里还应提及的是,包兰铁路在中卫沙坡头和干塘间要穿过腾格里沙漠,为有效遏制沙暴对铁路的侵袭,银川专属通知各县赶制数量众多的麦草沙障扎成方格,同时在中卫沙坡头设立铁路防沙研究所种植沙生植物,这一措施保障了铁路的安全运行。同时,这一创举也使得包兰铁路成为著名的沙漠铁路,使之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光辉业绩。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包兰铁路顺利完成施工。包兰铁路通车,连接了宁夏与西北、华北各省区,使宁夏丰富的资源得以运往全国各地,对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构建工业体系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飞跃发展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村电气化,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8月1日这一天,还有一件喜庆大事,就是由毛泽东亲自题名的《宁夏日报》正式创刊。创刊后的《宁夏日报》第二天就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包兰铁路全线通车盛况。
这一天,上午10时,银川火车站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世代没有见过火车的银川人,扶老携幼赶到火车站,好奇地看着这个用铁做成的可以飞奔的庞然大物。在火车站已经铺设好的对开铁轨上,停放着南北两辆对开的火车,一辆是开往兰州方向的,一辆是开往包头方向的。两辆火车头前悬挂着毛泽东头像和五星红旗,车身披挂着红绸,远远望去,两辆火车在一望无边的银川平原上就像两条巨龙。通车典礼仪式在铁路路基上举行,自治区筹委会主任刘格平,自治区工委书记处书记李景林、甘春雷,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哈丰阿等出席了通车典礼,刘格平为通车仪式剪彩并致词,银川市数百名中小学生手持鲜花,兴高采烈地祝贺包兰铁路胜利建成通车。
包兰线通车后,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银川火车站没有同步建成,为了售票和货物运输,银川火车站因陋就简,在路基旁搭了一顶10平方米左右的帆布帐篷,买来算盘、磅秤,作为临时售票和货物运输的服务窗口。车票是用打字机打出后,用手推油印机印出来的。当时,银川站作为过路车站,没有始发车,只售银川—包头和银川—兰州的客车票。
老银川火车站是1959年7月份建成的,是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有20多间房子,车站坐西向东,候车室设有两个售票窗口,一个问询处,候车室座椅是木质长条椅,可容纳100余名旅客。车站广场面积有900平方米左右。1988年,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新银川火车站建成,并搬迁至铁路西边的位置。2012年,银川新火车站建成起用,又搬至铁路东边原火车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