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毛泽东手书《清平乐·六盘山》

2022-07-05 17:10

六盘山,纵贯宁夏南部原州区、隆德、泾源 3县区,雄跨甘肃、宁夏。最高峰3100多米,傲视西北黄土高原,陡峭的耸岩危峰,愈显山势挺拔雄伟。依山体修凿的穿山公路盘旋蜿蜒而上,弯弯曲曲缠绕在山间。当地谚语说:“六盘山,十八旋,上山二十五,下山三十一。”这座南北走向的高山,是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翻过这座山,到陕北再无高山险峰阻挡。1935年10月,巍峨的六盘山层林尽染,万里长空雁声阵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固原青石嘴战役中痛歼前来堵截的国民党骑兵团,打通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在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后,毛泽东率部翻越六盘山。

时值仲秋,天高云淡,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 导人一同健步登上六盘山主峰。秋风带着黄土高原固有的泥土芳香迎面吹来,主席停下脚步,招呼身边的随从人员休息一下。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摘下帽子,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回头高兴地对身边的同志说:“这里可观三省,雄踞要塞, 历来是兵家要地,翻过去我们就快到陕北了!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 “

塞北的秋天,天空蓝得明净透亮,望着一排排南飞的大雁,回想长征的磨难,展望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思绪万千,一首气势豪迈的《长征谣》诞生了: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 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长征谣》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金戈铁马、风雷激荡的雄姿,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反蒋抗日的决心,成为红军战士奔赴陕北的巨大精神动力。后来,《长征谣》在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传唱。

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长征谣》几经易稿完善,到了 1957年,以《清平乐•六盘山》为题在《诗刊》创刊时首次公开发表,宁夏的六盘山也因此享誉世界。1959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以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设计、命名了会议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决定,各省会议厅分别由各省、自治区自己设计布置。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作为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场所,宁夏厅作为与外省区交流的一个窗口,广大干部群众都希望把宁夏厅布置得新颖别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宁夏厅的布置工作由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负责。黑伯理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他刚从北京调宁夏 工作,对布置人民大会堂宁夏厅的工作非常热心。 在制订方案时,许多同志提出,毛主席率领中国 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六盘山,并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已在全国人民中广为传诵, 最好的方案是用宁夏独有的贺兰石雕刻上毛主席 亲笔写的这首词,再配上一幅毛主席长征过六盘山的画,这将是对宁夏各族人民极大的鼓舞。 这一方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批准和北京人民大 会堂管理局的赞同。

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负责布置会议厅的黄文奎、王晓风同志先后到中国军事博物馆和中央档案馆,查找毛主席《清平乐•六 盘山》诗词的手稿。查了好几处,没有找到这首词的手稿,据说当年毛主席过六盘山时是在马背上吟成的,很难找到这首词的手稿。他们又从毛主席手迹中找字拼写这首词,拼字不仅找不全, 拼出的字之间也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黑伯理想到了董必武副主席,如请董老出面,可能毛主席会答应书写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董必武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时,黑伯理在政法委员会办公厅工作过,曾任政法委员会人事处长、政法干校办公室主任,后又任法律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董老是认识黑伯理的。黑伯理对请毛主席书写这首词抱了很大希望,他给董老写了好几封信,由董老的秘书申德纯、牛立志(任建新同志夫人)转送。以后黑伯理到北京参加会议间隙,由任建新、申德纯、牛立志带领,到董老家拜访,给董老带去了一方贺兰石砚,由砚谈到书法、诗词,并又一次当面拜托董老请毛主席书写《清平乐•六盘山》一词,还提出不仅把这首词用贺兰石雕刻后挂在人民大会堂宁夏厅,还可立碑于六盘山上。董老非常高兴地答应一定代为争取毛主席书写。

之后,董老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全文为:“主席:我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委一位同志之托,他要我转恳你把你在六盘山作的清平乐词写一纸给宁夏,那里的同志将把他刻石立碑于六盘山上以留纪念。受托很久了,总觉得这样的琐事麻烦你太不应该。日前,宁夏来信催问,无奈,只得请你原谅,费神随笔一挥为盼!我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你的诗词十九首中录出清平乐一词如另纸供阅,以省记忆!此致敬礼!董必武 (—九六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董老在另一纸上工笔录写了《清平乐•六盘山》一词。董老信中提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委一位同志”,就是时任自治区人委秘书长的黑伯理。

1961年,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毛泽东主席在开会之余,于9月8日书写了《清 平乐•六盘山》一词。《清平乐•六盘山》词中有一句,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为“旄头漫卷 西风”,毛主席书写时改为“红旗漫卷西风”。 并复董老一封信:“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 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 可以再写。顺祝健康!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九月八 日。”毛主席在董老给他的信竖排末行左上方用铅笔批注“已办”。

董老从庐山回到北京后,申德纯打电话告诉黑伯理,请毛主席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词已经写好,来京取。宁夏的领导和干部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激动。黑伯理、王晓风同志立即动身赴京,到董老的秘书申德纯处取到了毛主席这首词的手书墨宝。

黑伯理回到银川后,由宁夏日报社总编辑张源和摄影部记者米寿世精心将毛主席《清平乐•六 盘山》6张16开宣纸手书墨宝拼成条幅,照相制版,于1961年9月30日首先在《宁夏日报》头版套红刊发,配发了编者按语,并发表了题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社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请了银川市制砚刻字合作社的阎子江、阎子洋、关富强等手工艺者雕刻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 的石屏。他们到贺兰山采石,并把石料运往北京,在德胜门外找了个地方开始雕刻创作。历时数月, 将毛主席的手迹《清平乐•六盘山》精心镌刻于褐色贺兰石板上,凹进去的字呈紫红色,用楠木作框, —幅长3米、宽1米的贺兰石屏挂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手书墨宝和毛主席写给董老的信原件后存放于宁夏博物馆,1982年由中央档案馆征集收藏。

山因革命而崇高,人因革命而伟大,词因革命而豪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主席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成果,是红色文化的一座高峰,词中“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千古名句,历经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积淀,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200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宁夏考察期间,专程到隆德县瞻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到同心县瞻仰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旧址。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第一站来到西吉县将台堡, 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总书记在将台堡会师纪念馆提出,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主席的词句不仅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总书记嘱托我们“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你们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再次指出:“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斗争、敢于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特别嘱咐我们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抒发的“不到 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好新长征路的时代要求,发出“社会主义 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标注的精神坐标,是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伟大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拓展和深化,是我们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时代走好新长征路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不到长城非好汉”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新时代“六盘山上高峰”的历史伟业。“不到长城非好汉”,从一句诗词到一种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 具有深刻的内涵,即坚定理想、勇往直前的伟大梦想精神;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伟大创造精神; 五湖四海、同心同德的伟大团结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伟大奋斗精神;勇于斗争、敢于斗争的伟大斗争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源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发展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表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