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24-02-22 09:56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现代化观。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现代化观的重要组成。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以总体布局、发展重点、根本目的、重要保障为一体,建构起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部署、对口支援实施、财政资金投入为手段和途径,突出经济建设这一要旨, 在较短时期内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步,有力 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重温当年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对于新征程上奋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理论;实践;启示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现代化观,其中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在新征程上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欠发达地区就当时而言,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相对贫困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一、毛泽东的现代化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战略家的宽广视野、理论家的深邃思考,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构想,形成了整体性的现代化观。这一现代化观 思想深邃、运筹周密,构成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思想体系。

(一)现代化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

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饱受欺凌,根本原因在于落后和腐朽的社会制度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 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在1953年10月召开的中央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以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不搞社会主义,那资本主义势必要泛滥起来。”1953年底,经毛泽东审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总路线的表述,同最初表述相比,在工业化之前加上了“社会主义”这一限定词,以突出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性质。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更加明确指出:“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可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是毛泽 东对中国现代化质的规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根本政治方向。

(二)现代化的覆盖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现代化。一是经济现代化。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根本任务就是使中国尽快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应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顺序协调发展;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推进“四个现代化”。二是政治现代化。毛泽东指出,要确立新中国的政体和国体,建立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在内广泛的政治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反对个人崇拜。三是文化现代化。毛泽东指出,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协调发展,经济现代化是中心和重点, 政治现代化是前提和条件,文化现代化是支撑和保障。

(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

“现代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毛泽 东还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当时毛泽东眼中的“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 集中精力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最早提到的“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此后在思考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他多次将“现代化”与“工业”“农业”“国防”并提,提出工业、农业、国防“三 个现代化”。1953年底,在最终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指出:工业化的推进“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可以建立和巩 固现代化的国防。”基于毛泽东的构想,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现 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等概念,是为第一个“四个现代化”。标志着我们党制定的现代化目标从单一的“工业化”转向多方位的“四个现代化”。之后,毛泽东意识到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文化的重 要性,故在1957年2月至3月间的最高国务会议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又考虑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强调:“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根据毛泽东的提议, 周恩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为第二个“四个现代化”。至此,毛泽东所建构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形成,党和毛泽东对我国现代化目标任务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四)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两步走”战略

基于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毛泽东认为:“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 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1956年 8 月,毛泽东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初步工业化”,第二步是“再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57年,毛泽东提出 先用10—15年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再“以八个至十个五年计划”实现对美国经济的赶超”的又一个“两步走”战略,即第一步用 10—15 年,第二步用 40—50 年实现现代化,即总共用50—65年实现现代化。1962年初,针对“大跃进”以来急于求成的教训,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冷静指出,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963 年夏,毛泽东在“两步走”中“第二步”的时间 上有了新的变化, 指出:“第二步,再用十五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1964年底,毛泽东又酝酿出先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再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反映了当时憧憬实现现代化的急切心理,这一战略设 想很快就成为当时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构想。可见,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不是跃进 式的快速达成,总体上是要经历多个步骤和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和人民

关于领导力量。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毛泽东认为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全面领导如何胜任,毛泽东认为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的能力和水平,强调“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关于依靠力量。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智慧,中国现代化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完成。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建设力量,而在这些力量中,“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轮才能行稳致远,驶向胜利的彼岸。

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当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从现代化的政治方向、覆盖领域、目标任务、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方面,建构起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设和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理论框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渊源。

二、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的现代化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义:

(一)以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为总体布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现代工业残缺不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布局畸形。70% 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占国土面积88%的中西部地 区工业比重仅占30%左右。基于工业布局不均衡的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以及国家安全的考量,毛泽东提出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着重调整工业空间布局结构失衡问题,消除沿海  与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他强调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如何进 行均衡布局?毛泽东提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在这里,毛泽东明确提出应重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建设,以沿海  地区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这一布局在实际运行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毛泽东提出了“综合平衡”的原则,强调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没有全国的平衡,就会搞  得天下大乱,“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这一布局如何实施?毛泽东指出:“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企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同时,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区域均衡发 展理论以综合平衡为原则,实施沿海工业布局向中西部倾斜,以沿海工业优势弥补中西部发展不足的问题,对于改变历史上形成的经济重心偏重沿海地区的格局、启动和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以加快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化为发展重点

欠发达地区经济滞后,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毛泽东提出把经济建设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根本重点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认为,搞经济建设一是不能操之过急,规模上 要留有余地。1964年11月,毛泽东在听取李富春关于攀枝花钢铁基地布点方案的汇报时表示,在宜宾布点,又没有煤,又没有铁路,还得修内昆铁路,还要疏浚金沙江,宜宾不要搞了。二是要保障人民生活。1965年6月,毛泽东在听取“三五”计划编制和三线建设情况汇报时指出,吃穿用不要降低现在水平,每年略有增加就好。大家想多搞,向老百姓征税征粮,多了会闹翻,不行的。“这是个原则问题”,“脱离老百姓毫无出路”。三是要有创新意识,不能按部就班。针对三线建设如何加快推进的问题,1965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面对欠发达地区多为民族地区的实际,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作为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十大关系之一来阐释,表明毛泽东是从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民族地区的重要地位。他强调“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民族地区如何发展?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民族地区工业化问题,但蕴涵的丰富思想对于民族地区工业化具有极强的方法论意义。毛泽东主张以工业化为主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一主导模式下,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依托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同时对民族地区有计划地投资,进行财政、技术、人力各方面的帮助,并在“经济管理体制 和财政体制”上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二是中央要积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1952年,毛泽东在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的谈话中强调指出 :“西藏地方大、人口少 , 人口需要发展……还有经济和文化也需要发展。……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不要压迫、剥削你们,而是要帮助你们,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三是统筹兼顾。在加强积累的同时,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认为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   业必须大力发展;而发展内地工业,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要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的工业。民族地区工业化同样“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   产。……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可见。毛泽东认为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就是大力实施工业化,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缩短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953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第一次使用“共同富裕”一词。指出,要通过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955年10月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毛泽东虽然是在谈到农民、农业生产时提及“共同富裕”,但他所关心的是包括欠发达地区人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大家都有份”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如何实现?首先,毛泽东认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其次,毛泽东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应该逐步结束”。 再次,毛泽东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基于三个条件。一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毛泽东看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他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中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二是建立在现代发达的生产力之上,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毛泽东通过总结西方国家  和苏联发展的经验,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工业化为基础,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规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任务,并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加快工业化推进步伐,协调区域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良性互动。三是坚定不移走合作化道路。指出:“不搞合作化,农民必然向两极分化,工农联盟就无法巩固。”要“从正面引导农民走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道路,而不走单干的老路。”可见,毛泽东眼中的共同富裕,是包括欠发达地区人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价值旨归。

(四)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各族人民团结为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论断。他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欠发达地区多为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调动  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如何调动各民族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毛泽东认为,一要吸取苏联的教训。他指出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二要正确解决包括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内的人民内部矛盾。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毛泽东同志突出强调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同时又指出,两种民族主义“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明确了两种“主义”的性质。三要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那种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没有帮助汉族,以及那种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观点,是错误的。”周恩来也指出:“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可见,在毛泽东看来,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最大多数人团结起来,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 起来,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以总体布局、发展重点、根本目的、重要保障为一体,建构起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依据当时中国 的实际,提出具有整体性意蕴的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构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指向和路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而且用以具体指导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其实践活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开发

欠发达地区蕴藏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森林、太阳能、水资源 等种类齐全、储量富集。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说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譬 如“西藏地方大,地下有很多好东西。”欠发达地区缺乏必要的经济发展基础,尤其是工业基础。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力度,通过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援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推动矿产资源采掘业、能源工业以及原材料初级加工业的发展。毛泽东对此高度关注,如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问题。攀枝花及附近地区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96.6亿吨,可供工业开采储量达40亿吨,对其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多个场合和会议上,毛泽东反复讲攀枝花问题。1964年5月,他在南京、蚌埠等地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制定“三五”计划的设想时就指出:“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还是要搞,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你们不搞攀枝花,我就骑着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的稿费去搞”,“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北京出了问题,有了攀枝花我就不怕了”。在毛泽东的关切和决策部署下,1965年2月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攀枝花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这一时期,欠发达地区一些省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如内蒙古凭借区内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丰富的优势发展重工业和能源工业,新疆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全疆电力装机容量显著提高。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

毛泽东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在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五年建设计划的若干原则性意见》中就规定:“除修筑铁道的地区外,应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建立公路干线,修补重要道路和桥梁,并可有重点地在若干地区逐步建立邮政、电报、电话。”“一五”期间,新建兰新、包兰等8条铁路干线,其中有5条建在民族地区或直  接与民族地区相联结。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毛泽东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1952 年12月31日, 天兰铁路通车,毛泽东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1954年12月25日,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两条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同时通车,毛泽东欣然题词:“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至1958年,全国民族地区铁路通车里程6300多公里,公路通车里程9.4万多公里。1964 年三线建设之始,毛泽东就强调,成昆、川黔、滇黔(贵昆)这三条铁路要抓紧修好,“如果大家不通,下次会议到成都去开,然后骑毛驴到西昌去。”他多次听取铁路建设汇报,亲自审阅铁路建设规划,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1965年7月川黔铁路、1966年3月贵昆铁路通车后,毛泽东又发出“成昆线要快修” 的号令。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中央军委调遣18万铁道兵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于1970年7月1日通车运营,创造了世界铁路修筑史上的奇迹。在毛泽东看来,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搞好了,  不仅能够推动当地发展,而且有利于打开对外经济交流通道。1963年他会见尼泊尔外宾时就谈到,我们现在还没有通往拉萨的铁路,等到铁路到了拉萨,和你们交流物资就方便了。1973 年底他在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一行时又说:“要跟北京做生意就得要修一条铁路到你们边境才有可能。我就是想修铁路这件事。”整个三线建设时期,在西南、西北先后建成川黔、贵昆、成昆、襄黔、襄渝、青藏(西宁至格尔木段)等 10 条铁路干线, 新增铁路8046公里;公路新增通车里程 22.78万公里;县以上地区普遍设立邮电局。地处西南边陲的西藏,至 1974 年建成以川藏、青藏、新藏、川滇公路为骨干的区内外交通网络,并于1956年、1965年先后开通拉萨至成都、北京的航线。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欠发达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密切了与发达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交流。

(三)重大项目部署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综合考虑生产布局、资源开发和国防战备的需要,“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党中央在西部不断加大建设项目投入。“一五”时期,在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实际实施 150 项) 中安排48项在西部地区,其中陕西 24 项,甘肃8项,四川6项,内蒙古5项,云南4项,新疆1项,实际完成投资55亿元,占总投资的28%。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 472 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航空、建材、电子电气等企业初具规模。这一时期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迅速攀升,以青海和新疆为例, 青海 1957 年工业总产值达1.04亿元,比 1949 年增长约447.4%, 新疆 1957 年工业产值为4.75亿元,比 1952 年增长约 115.9%。“二五” 时期,西部地区的钢铁、有色金属、大型水电基地建设进展迅猛,飞机、坦克、火炮、舰艇等重型武器生产基地都部署在西部地区。三线建设时期,从 1964 年至 1980 年,国家在三线地区共投入资金 2052.68 亿元,占全国的 53.5%,投资领域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设了 45 个工业产品 重大科研、生产基地以及近2000个大中型企业 和科研单位,形成了包括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核能、航空、航天、兵工、电子、船舶工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国防科  研基地、原材料供应基地、工业生产基地和30个新兴工业城市,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的机械、电子、化学工业相配合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建成。到 1975 年底,全国将近 1500 家大型国有 企业有 40% 以上分布在三线地区。重大项目的部 署和建成,使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工业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初步改变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夯筑了坚实基础。

(四)对口支援实施

对口支援是实力较强或经济发达的一方对实力较弱或经济不发达的一方所实施的援助性政策行为和区域合作机制,在当时着重运用于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毛泽东在 1953 年对 西藏参观团代表的讲话中说:“中央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你们的一定会帮助你们。”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又强调指出:“我们要诚心 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对口支援的途径非常广泛,包括发展贸易,发放救济粮款,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选派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当地建设等。这一时期对边疆地区的对口支援尤为突出。如对新疆的援助,采取内地企业搬迁、合并和新组建等方式,建起了诸如八一钢铁厂、乌鲁木齐天山纺织厂等一批新疆本土企业。再如对西藏的援助,针对西藏基础设施薄弱和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西藏发展电力、交通、医疗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四川、河南、甘肃、青海等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抽调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藏援助。从1951年西藏和平 解放到1965年自治区成立的15年间,全国各省区市无偿支援西藏农机具和水利机械90多万件,化肥5000吨,农药250吨,菜籽1万公斤, 果树苗15万株,兽医药械459吨。还通过专项拨款并派遣技术人员对西藏进行各项经济、文化援建,包括修筑河堤水坝,扩充农业试验场,建设发电、皮革、铁、燃料等工厂等。对口援藏的大多数都是“输血型”项目,在较短时期内有效改善了西藏基础设施落后、民生事业滞后的状况,促进了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政治影响力。

(五)财政资金投入

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薄弱,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这一点在民族地区更加明显。毛泽东对此指出:“在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能适合,要好好研究一下。” 他认为,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主张“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从1955年起,国家财政专门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每年约5000万元,重点用于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某些特殊困难的补助开支。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中央对西藏的支持力度更大。1959年5月毛泽东在接见班禅额尔德尼、阿沛·阿旺晋美等人时指出:“西藏要发展,人口、文化、经济和政治都要发展。西藏 工委和军区的全部工作经费,完全由中央负责,不从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中开支。西藏无力举办的事,中央还可以帮助。”从 1959 年至 1965 年的 7 年间,中央给西藏地方财政的补助即达 59023 万元,占同期西藏地方财政收入的69%。1958 年 6 月,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这是第一部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权 限的预算管理法规。在此基础上,1963 年 12 月 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国家民委《关于改进民族 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报告》和《关于改进民  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对 民族自治地方的预算管理实行“核定收支,总额计算,多余上交,不足补助,一年一定”的办法。 1964 年,中央财政设立“民族自治地方机动金”,按上年民族自治地方各项财政支出决算数的 5% 计算,并规定民族地区财政预算的超收和结余,中央不参与分成,全部归还地方使用,实行在机动金、预备费、补助费方面给予照顾的特殊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大大增加了对民族地区资金投入和财政补助,赋予其更大的财政管理权限,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于改变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经济社会落后的现状,以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部署、对口支援实施、财政资金投入为手段和途径,突出经济建设这一重点,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力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并非单纯的经济行为。出于当时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际考虑, 毛泽东更为关注的是经济建设问题,其实践也侧重于物质层面,但并未忽视非物质方面的问题,也包括了对欠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宗教乃至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是全面性的实践活动。如这一时期毛泽东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他在1956年3月的《中共中央致五省(自治区)青年造林大会的贺电》中就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又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

四、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是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现代化。重温当年毛泽东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新征程上奋力推进欠发达地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现实启示。

(一)必须抓住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发展不足是欠发达地区的最大实际。当年毛泽东敏锐意识到这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根本性症结,在其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突出强调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今天,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也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持续强化发展意识,着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一要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越是 欠发达地区,越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示,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注重创新发展诸环节、各要素间的联系和对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通过打基础增强创新力量、抓主体提升创新能力、聚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优环境营造创新生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二要积极培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集中资源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三要扩大开放程度。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流通、多元消费、有效投资体系,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不断增强供需的适配性、平衡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与全国大市场全方位对接、深层次融合;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合作和对口支援,积极引导发达地区开展对口帮扶性质的产业合作,鼓励发达地区采取产业投资、技术支援、招工就业、产品采购、农产品销售等  形式支持欠发达地区。四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改善营商环境, 用良好服务吸引和留住企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要素集聚和产业转移;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留住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新发展文化氛围。

(二)必须制定实施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扶持帮助欠发达地区各项事业发展

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弱,迫切需要发达地区的大力援助,形成足够的发展能力。积极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进步,是毛泽东始终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通过有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要求中央和国家给予更多、更大、更适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改变欠发达地区在地域、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和劣势,转化为特定领域的发展优势。一要加强政策的倾斜性。对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欠发达区谋划和实施重  大产业项目,着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和融资难问题;实行更加优惠的特殊扶持政策,如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形成一定的政策梯度。二要注重发展的精准性。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以资源能源优势为依托,以创新驱动、技术进步为核心,形成产业关联度高、相互配套的区域性产业集聚区。三要突出动力的内生性。欠发达地区发展既要眼光向外,正确对待、科学合理利用外援,把外力推动作用发挥到极致,产生最大效益;更要眼光向内,从整合资源、发挥潜能、激发潜力、激活促进发展的各个要素入手,增强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三)必须进一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的新型区域发展布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探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上,基于区域平衡发展与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国防安全的需要,主张通过区域均衡发展,平衡工业布局,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  达地区的差距。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出于效率优先的考虑,提出非均衡发展战略; 当东部地区迅猛发展而导致东西部出现较大差距之时,邓小平又及时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世纪之交,党中央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在保持东部地区发展活力基础上,增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这一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相互衔接,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两个大局”直至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不懈探索,彰显了现代化发展战略演化的内在规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的新型区  域发展新布局。一要调整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继续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二要精准支持特殊类型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长效帮扶机制和政策体系,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三要促进区域各发展要素的有机有序发展。 推动技术、信息、资金、土地、人口等各类要素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充分自由流动、高效集聚与优化配置,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

(四)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现代化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落下

人民立场是毛泽东现代化观的价值旨归。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 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人民立场贯穿在毛泽东现代化观的始终,影响着现代化在实践中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确保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 都不能落下”的价值追求,欠发达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确保现代化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落下。一要把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能够促进社会公民自觉地团结互助。共同利益越多,就越能形成共同的目标追求,凝聚人民的共同意识。要将不同的目标追求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一个个既定目标。二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确保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维护我国各地区和谐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  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谆谆嘱托为遵循,以奋斗精神为底色,以苦干实干为手段,奋力走出一条实现全体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路。三要确保既定目标的任务落细落实。在既有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把创新作为主要动力,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施策底线,把  开放作为突破路径,把共享作为价值旨归,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生产生活的急难险重问题,围绕欠发达地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稳妥推进,并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共同繁荣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