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爱国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蒋介石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北平学生义愤填膺,组织南下请愿示威团,还有人卧轨表示抗议。宁夏旅平学生潘钟林、吴介凡、俞文学、王延龄等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1932年秋,国民党政府进行文化“围剿”,北平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张子华不畏艰险,顽强斗争,常出没于街头,来往于各院校,继续组织学生参加支援保定师范学生的抗日罢课、北平天桥和前门群众突击集会以及贴标语、散传单等活动,宣传抗日救国,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在这些活动中,有的学生遭军警殴打负伤,有的被逮捕判刑。中共党员李天才在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地下党组织工作并具体负责宣传工作。1933年9月,李天才在北平门头沟被捕,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始终严守组织机密,只字未供,惨遭杀害,牺牲时年仅25岁。
1934年5月,张子华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的派遣,化装成商人,到天津布置纪念五卅运动9周年活动,被特务逮捕,后经组织营救,保释出狱。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企图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年底,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6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日救国示威游行,宁夏旅平学生会组织王振刚、张致善、梁飞彪等人联合甘肃、青海学生,组织“西北公学游行队”,发表演讲,散发传单。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反动当局的恐慌,北平当局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宁夏旅平学生温宝玺、高立天等人在这次活动中被捕入狱。1936年5月,宁夏旅平学生还参加了南下抗日宣传队、抗日民族先锋队,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失陷,宁夏旅平学生分批辗转回到宁夏省城。他们通过宁夏省教育厅组织了3支抗日宣传队,深入到各地进行抗日宣传。这是银川地区首次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对银川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宁夏旅平学生会,是一个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斗争目标的爱国青年学生组织。它使银川地区的进步青年经受了革命浪潮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成为银川地区革命的有生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岁月里,他们有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骨干分子;有的冒着生命危险支持和掩护党在银川地区的革命活动,是党在银川地区开展统一战线的基础力量,他们为银川乃至宁夏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