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第五篇 银川市交通运输改革与发展史(一)

2016-10-25 15: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银川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新篇章。1978 年以来, 银川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银川市抢抓机遇, 实施区域中心城市战略, 为银川的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过 30 年的艰苦奋斗, 银川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建成了开放、 竞争、 有序的运输体系, 初步建立了公路、 铁路、 民航、 管道、 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形成以银川为中心, 覆盖宁夏、 连接周边、 通达全国的区域性交通中心。

一、 发展历程

1978-2014 年, 是银川市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银川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特征, 这30多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交通改革与初步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 银川交通事业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 破除影响交通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壁垒,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改革创新, 在探索中快速发展。 

1. 改革起步, 交通市场由封闭转向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银川交通事业。 1978 年, 银川市委、 市政府率先对客运交通进行改革,允许私人经营汽车客运业, 打破了国营运输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80 年, 客车达到 1225 辆, 是 1978 227 辆的 5.4 倍。 这一年, 银川市汽车公司成立出租车小汽车队, 银川市开始出现多家经营汽修的企业。 1982 年, 银川市交通运输企业进入全面整顿时期, 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上, 经济形势好转, 系统专业运输、 搬运、 装卸实际完成量比计划数提高 27%耀89.8%, 利润实际数的增长超过产值实际数增长的 3 倍。 1984 年, 银川市政府颁布 《银川市道路交通暂行处罚条例》《银川市道路交通机动车违章处罚条例》。 在“改革、 开放、 搞活” 的政策指引下, 公路运输市场在各行业中率先开放, 提倡“有路大家跑车, 有河大家行船”, 将过去由 国营运输企业一统天下的封闭局面转变为开放性市场, 国营、 集体、 个体一起上, 多种所有制形式、 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运输市场新格局迅速形成。 短短两三年时间, 就扭转了群众乘车难、 运货难的问题。 1986 相继成立运输管理处、 银川客运服务中心、 联运服务中心, 制定 《公路客运管理办法》《修理行业管理办法》, 对进入银川 市的外省市及银南、 银北地区的客运车辆实行统一管理、 统一售票、 统一配客。 1987年对 149 部客车实行“三定” 譹訛1988 年制定 《关于银川地区汽车修养和小修企业、 专项修理部设备条件规定》, 对银川 地区 248 家汽车修理厂进行为期 5 个月的整顿。 从 1988 年开始, 加快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把承包机制引入车间、 车队。 随着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银川国营、 集体、 个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1988 年, 拥有机动车辆的户数已达到 1829 户 , 拥有车辆 12010 辆 (其中大小拖拉机 4222 台), 运载吨位达 16591 吨, 客车座位 15424 座。 1990 年, 每日各类客车的往返量达 204 辆, 通往各地线路达 47 条。 货物总运量 385.75 万吨。

2. 加大投资力度, 交通建设规模扩大, 建设速度加快

1978 年开始建设银新北路, 兴建包兰公路永宁县望远乡大观桥至平吉堡农场 26.2 公里土路面公路, 铺筑贺兰县习岗镇至贺兰县通昌黄河渡口 12.9 公里沙砾石路面。 1981 年, 完成银横公路民生渠到渡口的黄河边路基工程; 完成新干路改线 1.7 公里, 筑桥 1 座, 加固桥两座。 1979~1985 年, 先后完成银川城区东环路至黄河西岸横城渡口 、银川城区东环路至通贵、 银川四十里店岔路口至汝箕沟、 贺兰习岗镇至金贵镇、 贺兰县至立岗、 贺兰立岗镇至洪广镇暖泉火车站沥青路面铺筑; 银川新市区至苏峪口 、 银川新市区至建材厂三级沥青、 混凝土路面; 包兰公路永宁县望远乡大观桥至平吉堡农场沙砾石路面等工程。 1986 年, 完成新干公路、 银通北路、 昊王坟路等公路。 1987 年,完成南新、 银通、 良田沥青路铺筑。 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 新建西干渠和鸡鸭场两座中型桥。 好路率达到 77.4%, 综合值 79.3 分, 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8 年, 贺兰山沿路中段和南段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工程。

这一时期, 银川市加大对城市路网改建工作。 1978 年环城公路建成通车, 修建唐徕渠桥, 拓宽利群街。 1980 年, 改造工农巷、 新安巷、 崇安巷、 光华巷等小街巷土路为沥青路面。 1981 年, 新建同心路, 维修、 打通文化街, 完成西桥南巷、 贸易巷、 纬五路、 经二路等道路工程。 1983 年, 拓宽民族北街、 民族南街。 从 1984 年开始城市路网改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先后改造拓宽解放街、 凤凰街、 南薰路、 北环路、 西环路、 东环路、 南环路、 朔方路、 仁义巷、 金家巷等。 至 80 年代末, 全市道路达到 126 条, 道路总长 155.3 公里。

1986 年开始兴建银川火车站及调向工程, 1988 9 月正式投入使用。 1990 年, 旅客发送量为 191.1 万人, 旅客周转量 46810.0 万人公里; 货物发送量 1512.2 万吨 , 货物周转量 598005.4 万吨公里。1986 年, 国家民航局和宁夏共同投资 260 万元, 对银川西花园机场进行改造扩建, 9 26 日竣工并通过验收; 两年后自治区政府又投资86 万对西花园机场扩建, BAE146-100 型飞机在银川试航成功。

新建银川汽车站并于 1986 年建成交付使用, 站房建筑面积 5350平方米, 可容纳 1500 人同时候车, 日接送班车 150 辆, 旅客上万人次。

10 年来, 公共交通累计购置公交车 64 辆, 运营线路达到 13 条,线路总长度由 1985 年的 263 公里增加到 1990 年的 360 公里, 年客运5791 万人次。

由于公路、 桥梁兴起, 黄河渡运量逐年减少。 1978 年, 银川境内只有横城渡口 1 个。 1982 年, 采取以渡养渡的方针, 自己设计, 自己动手, 成功建造横城渡口第一16 吨钢质机体木船, 大大改变了 渡 口 面 貌 。 1985 年 ,横城 5 60 吨位钢质轮驳船投入运 营。 1987 年, 汲 取永宁“5· 31” 沉船事件的教训 ,成立银川市航监所, 制定规章制 度 , 对所辖区渡口进行检查, 船舶进行登记, 船员进行考试, 核发船员证。 1988 年, 对航监、渡运进行全面综合整治, 结束所辖区水上交通失控、 失管的局面。 航监所被评为水运安全监督工作优胜单位, 1989 年被授予“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1978-1990 年是银川交通事业活跃时期,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 国营、 集体运输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1990 年全系统累计负债及亏损 200 多万元。 “公挂私”、 无证经营、 质次价高、 偷税漏税、 宏观失控等现象, 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从宏观层面和制度设计上加以解决。

(二) 交通企业改革、 运输基础设施完善阶段

1. 深化改革, 交通企业改制全部完成

1991 年是银川交通运输市场大变革的一年。 这一年, 《银川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和 《银川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 两部地方性法规相继开始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 将原交通管理站和运 输管理处合并组建银川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提高了机构规格。65.4%货物运输实行合同运输。 搬运装卸管理工作纳入行业管理的轨道。 汽车维修行业合格率达到 78.9%。 辖区内客渡船均达到“一牌、一证、 一线”。 1992 7 月 , 国务院发布实施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交通运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由放权让利、 承包经营进入了制度创新、 机制创新的新阶段。 市联运公司、 公路运输服务公司、 市运四公司合并横向联合经营, 向运输、 服务、 仓储一体化经营迈进。 货物运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允许个体户参与承运大宗货物, 成立银川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995 年, 通过招标, 把竞争机制引入个体客运管理中, 相继对银川至银北、 银川至银南、 银川至固原个体线路 63 个班次的经营权进行招标拍卖。 1998 年, 银川市交通局所属 4 家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1999 年, 银川市对 150 辆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进行拍卖。 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实行 “抓大放小”, 对所属企业进行资产重新组合, 推行股份改造。 截至 1999 底, 银川交通企业改制全部完成。

2. 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全面升级

1992 3 2 日 , 银川火车站由客、 货运二等综合区段站晋升为一等站。 12 31 日 , 兰州铁路局、 银川铁路分局科委共同投资 44 元为银川火车站设置旅客引导系统, 提高客运工作现代化管理水平。1993 年, 配属内燃机车, 实行内燃机车与蒸汽机车混合使用。 199510 月 , 大古铁路全线贯通。 1997 年, 银新西路公路铁路立交桥工程开工建设, 1998 6 月竣工。 1998 11 月 , 包兰铁路石兰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竣工, 在银川站举行开通典礼。 1999 4 20 日 , 银川火车站电算室成立, 标志着车站计算机管理步入正规化轨道。 2000 年, 铁路旅客发送量为 139.39 万人, 货物发送量 184.09 万吨, 运输总收入 25303.34 万元。

1994 4 月 , 银川西花园机场助航灯系统安装成功, 7 2 日夜航试飞成功, 结束了宁夏民航开航 30 多年来无夜航的历史。 1995 11 月 , 国务院正式批准银川河东机场开工建设。 1997 9 月 , 银川河东机场建成并正式通航; 10 月 , 银川河东机场由原来的 8 条航线增加至 10 条。

1991 11 月 , 宁夏炼油厂至银川石油站运输管道线建成并投入运行, 每年节约运输费用 340 多万元。 1997 年, 国务院批准陕甘宁气田至银川输气管管道工程可行性报告, 设计初期输气量 4 亿耀6 亿立方米, 4 1 日 , 天然气管道穿越黄河工程开钻。 1997 12 30 日 ,陕甘宁气田至银川 的输气管道工程开通典礼在宁夏化工厂隆重举行。1998 年, 中油长庆采气一厂银川供气站建成一条途经永宁县区域的高压输气管线, 全长为 19 公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