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一篇 银川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史(三)

2016-10-26 15:22

2. 招生考试与改革

1993 年, 自治区教育厅规定, 初中毕业生当年升学考试加试体育, 分数计入总分。 高中招生由自治区计委制订计划, 自治区会考办根据计划核定各市 (县) 招生人数, 并下发录取学生学号, 每年各市(县) 按计划的 10%招收自费生。 1993 年, 中专录自费生。 1995 年,银川市教育局批准各高中在完成计划招生任务后, 可扩招 1~2 个班的自 费生。 批准职业学校计划外招收 25%的自费生, 可降分录取。 2000年, 自治区教委规定: 取消招收普通高中自费生的政策。 新世纪初,由于银川一中、 六盘山中学、 育才中学先后在全区提前“掐尖” 招生, 银川市民办初中“优惠” 自主在市内提前超教材增加“奥数” 考试“掐尖” 招生, 使高中初中优质生源过度集中, 冲击了自然生源生态, 造成抢挖生源恶性竞争。

1994 年, 教育部出台“3垣X” (公共考语文、 数学、 外语, 文理分别各考两科) 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 当年, 高校自费生达 40%。 高校扩招, 民间资本进入,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 同时因自费生分数线下移, 过度扩张, 弊端渐显。 1997 年, 高校招生“并轨” 改革完成, 实现同分数、 同档次、 同 收费。 1999 年, 新的3垣X” (X 代表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考试, 试图解决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但又加速了高中的提前偏课。 2000 年, 扩大招生, 就业全部进入人才市场。 2001 年, 高考试卷降低难度, 但重点大学又提高分数线。 因诚信弱化保良不保优, 使高校不断压缩保送生的名额。

3. 校长竞聘制、 教师全员聘用制与考核

1996 年, 为贯彻中央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银川市教委党委下发 《关于学校机构设置和中层领导干部任用若干意见》。 银川 市中小学在岗 校长 (书记) 429 人实现了 持证上岗 。 2000年, 银川市新城区对 11 所小学校长岗位进行公开竞聘试点, 取得成功。 郊区推行“校长 任 期 目 标 责 任制、 教师全员聘任制” 改革, 之后竞争 选 拔 任用 了 51名 小 学 校 长 , 有15 名原 小学校 长改当教师, 确立了能进能退的任用机制。 同 时公开竞聘校长助理挂职锻炼, 建立了干部资源储备机制 。2001 年, 银川市政府出台 《银川市教育系统推行领导竞争上岗实施办法》, 市教委机关公开竞聘、 竞争上岗选任科级干部 9 名 、 中学校长2 名。

1997 年, 按照 《宁夏回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和《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实施细则》 实施考核。 2000 年, 银川市教委制定了 《银川市教育系统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工勤人员年度考核定量测评指导标准》。 当年, 银川市教委直属单位在编 2484 人, 参加考核 2388 人, 其中优秀、 良好分别占 9.7%77.6%2002 年, 市教育局制定了 《关于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实施“万名教师访千家万户 ” 等活动, 使银川市教育行业在全市行风评比中由倒数第二跃居前五名。

4. 其他教育改革实现观念大转变

1) 高等教育、 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 1995 年, 大学招生由统招统分改为就业双向选择; 经费由国家全包, 改为成本合理分摊, 全员缴费。 1997 年, 原宁夏大学等四校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 2000年, 银川市在校大学生 28879 人,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15901人。 普通高校有本科专业 62 个, 专科专业 43 个, 有硕士授予点 41个。 在校研究生 192 人。 有专任教师 1648 人, 其中教授 138 人, 副教授 425 人。 2002 年, 民办银川大学、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成立。

1995 年, 银川市教育局做出 《关于银川市第三职中、 银川市商业学校和银川市第一职业高中联合办学的决定》, 迈开了职业教育强强联合办学的路子。 国家 《职业教育法》 正式实施后, 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银川市从教育附加费中拿出 15%耀20%用于展职业教育。 1998 年, 职业学校招生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42.62%2000 年, 用人单位学历设限拔高, 职中毕业生就业难, 生源减少。 2002 年, 自治区政府下发 《关于我区中等专业学校调整实施意见》, 银川市 16 所驻市中专学校合并组成 5 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当年, 银川市区有中等专业学校 18 所, 在校生 18621 人; 技工学校 11所, 在校生 3765 人。 共有专任教师 1556 人。

2) 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1985 年, 银川一中创办民族高中班, 至2005 年民族高中班共培养民族高中生 1347 人, 其中 716 人考入大学。2005 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已有 7 个学科门类、 19 个系 (部)、 33 本科专业、 7 个研究机构, 在校生 8000 余人, 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85%; 教职工 780 人, 其中教授 48 人、 副教授 170 余人。 至1997 年, 中央财政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 支援银川市民族教育 79.6 万元。 至 1998 年, 自 治区财政为银川市民族教育补助 221.5 万元, 用于回民中小学新建与扩建。 2000 年, 银川市区有14 所回民中小学被确定为自 治区标准化学校, 标准化建设投资 700 万元。 2001 年, 银川 市投资 3000 万元, 新建、 翻建、 扩建回中 12所、 回小 53 所。 对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 补助书本费和住校生活费。当年, 经市教育局与民族宗教局对全市 79 所回民中小学资格认定,确定回小 54 所、 回中 11 所。 全市少数民族在校生 44842 人, 占全市在校生的 21.52%

3) “没有围墙的大学” 与民办教育。 2000 年, 进行了春秋两次高教自学考试, 开考专业 78 个, 共 254 门课程, 银川市有 4.34 万人次报考, 创银川市成人学历教育报考之最。 这种教育形式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1989 年, 银川首家民办高中成立。 2000 年, 银川市辖区有全日 制民办中学 10 所, 全日 制民办小学 13 所, 幼儿园 74 所,各类培训机构 73 个。

5. 高标准校舍建设与设备投入增速

1991-2000 年, 银川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 2.431 亿元, 新建改建中小学 14 所, 为 12 所中小学增建了教学实验楼, 为农村中小学绿化了校园、 硬化了道路, 推进了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 并接受日本援助唐中 1.25 亿日 元的设备。 银川市教委直属中小学 32 所,初步实现了新“三室” (实验室、 微机室、 语音室) 的标准化配置。2002 年, 银川市教育办学条件基本保证了学校教学活动。

(四) 科学改革与公平发展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普及教育就是教育公平。

1. 银川市获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奖

2006 年, 银川市积极推进“双高普九”,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提高办学水平。 2010 年,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 100%, 辍学率为零,小学毕业升学率 100%, 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 99.27%, 普通初中辍学率 2%,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 86.82%2010 年, 银川市获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奖。

2005 年, 银川市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试验, 为全国推广和应用新教材提供了成功经验。 十年共申报自治区课题 43 项, 国家级课题 9 项, 均取得丰硕成果。 全市教师出版专著 23 种、 教研员编写正式出版教学教辅 20 种。 同时, 银川市开展教师大练五项基本功,在书法、 简笔画过关后, 银川市共举办了八届普通话大赛, 市属 32所学校, 1100 名专任教师参加了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考核, 合格率89.1%。 全市开展“做课、 观摩、 交流” 的教学教研新常态工作模式。2005 年, 银川市通过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审验, 获“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达标城市奖牌。 2003-2005 年, 银川市投资 1252 万元, 完成郊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和市电教中心购置电教设备项目 , 银川市信息技术教育上了新台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