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三篇 银川市扶贫开发改革与发展史(一)

2016-10-27 14:37

贫困是当今世界重大问题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始终深切关怀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在自 治区党委、 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银川市委、 政府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 , 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扶贫开发, 谱写了一曲山川 共济 , 扶贫 攻坚奔小康的壮丽篇章。2011 年, 银川市扶贫办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一、 发展历程

1982-2013 年, 银川市扶贫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定点扶贫阶段; 二是移民吊庄扶贫开发阶段; 三是生态移民阶段。

(一) 定点扶贫阶段

银川市经济比较发达, 贫困人口比例相对较少。 但是,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等差异,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也存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 根据银川市扶贫工作的特点, 这一阶段扶贫工作可分两个时期。

民政扶贫时期 (1982-1984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一部分农民的生活很快好转起来, 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上仍然很困难。 根据1978 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民政会议发出的“规划扶贫是帮助困难户改变贫困面貌的正确途径, 各级民政部门应积极会同有关单位做好这工作” 的号召, 1982 年银川市正式启动扶贫工作, 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贺兰县、 永宁县和郊区将扶贫工作正式列入民政日常工作。当时两县一区共有贫困户 4898 户 。 其中, 永宁县有贫困户 1950 户 ,当年扶持 213 户, 发放扶贫资金 2.6 万元, 用于购买牲畜、 农具、 肥料等, 年底脱贫 137 户, 占扶贫户的 65%。 贺兰县在通义乡进行扶贫试点的基础上, 组织全县 11 个乡镇、 农牧场, 81 个村 900 多个生产合作社开展扶贫工作, 各乡 、 村都建立了领导小组和扶贫组。 评议审定了 1751 7973 人为贫困户, 有扶持能力的 1385 6258 人, 确定561 户 扶贫对象。 由于经验不足, 措施不力 , 年底只脱贫 70 户 ,占扶贫户 的 12%1984 年, 永宁县确定扶贫户 220 1062 人, 安排扶贫款 2.64 万元, 扶贫专项化肥 750 吨, 年底脱贫 99 495 人, 占扶贫户 的 45%。 贺兰县吸取 1983 年扶贫工作的教训, 确定重点贫困272 1375 人, 采取包户和党员 、 团员、 干部建立联系户 等多种措施, 年底有 114 596 人脱贫, 脱贫户占扶贫总数的 42%。 郊区有贫困 户 1197 6050 人, 投入扶贫资金 47 万元, 经过几年的 努力 , 脱贫 680 3458 人。 1982-1985 年, 共扶持两县一区农村贫困3258 15196 人, 投入扶贫资金 80.3 万元。 通过扶贫, 有 1370户脱贫, 占扶贫户的 42%。 尚未脱贫的扶贫户生产生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定点扶贫时期 (1985-2000 年)。 这一时期银川市扶贫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帮扶银川地区贫困村 (户) 脱贫; 二是移民吊庄和定点南部山区包村扶贫。

1. 银川地区包村 (户) 扶贫

根据 1984 年底全区“双扶” 工作会议精神, 银川市政府转发市民政局 《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发 〔198565 号文件精神的报告》,对全市扶贫工作重新作了安排, 从扶持方法和资金使用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一是领导重视, 统一认识, 建立健全组织; 二是发挥集体力量, 集中资金, 从养鱼、 开商店、 磨豆腐、 种菜、 养猪等方面重点持; 三是广开门路, 从多种经营入手, 调整种植结构, 帮助贫困户发展商品生产; 四是社会各方面和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配合; 五是开办柳编厂、 地毯加工厂、 塑料厂、 面粉加工厂等扶贫经济实体。 这些扶持措施, 使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1985 年, 银川市两县一区共有贫困户2514 12207 人, 共用扶贫资金 50.12 万元, 其中民政事业费 19.12万元, 贴息贷款 31 万元, 计划扶持 1048 5060 人, 当年扶贫重点户大部分脱贫。 截至 1985 年底, 银川市贫困人口 占银川地区农业人口总数的 14%, 人均收入在 250 元以下的贫困户有 7500 多户 , 约占总农户的 10%

银川市市级机关的扶贫工作是从 1986 年开始的。 为了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银川市提出了“银川地区在两至三年内使所有贫困户基本脱贫” 的目标。 市委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全市扶贫工作。 派出市直机关 47 名干部组成 7 个乡村蹲点工作组, 进驻“三乡四村” , 实行“部门承包、 目标管理、三年脱贫” 的责任制。 两县一区党政领导和乡村的党员干部对贫困户也实行扶贫包户责任制。 扶贫工作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扶志扶本、 多办实事的原则, 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 科技扶持和单位包扶上, 变输血为造血, 逐步增强自身脱贫能力。 从改善生产条件, 启动内部活力, 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经济作物, 发展商品生产, 发展乡镇企业入手, 解决了贫困乡村许多具体困难和问题。 1986 年, 全市共投入扶贫救济金 68.82 万元, 其中贺兰县投放 24.2 万元、 永宁县投放19.26 万元、 郊区投放 25.36 万元。 重点扶持贫困户 1198 户 , 年底实际脱贫 945 户 , 约占当年扶持户的 79%。 郊区红花乡 12 户有脱贫能力的完全脱贫, 成为银川地区第一个脱贫乡 。

1986 年开始, 银川市对贫困户免征三年农业税, 取消贫困户义务工, 减免贫困户统筹费, 免去贫困户子女入学的学杂费。 并将移民安置与扶贫开发、 吊庄安置相结合, 同步进行。

1987 年, 银川市又抽调 20 名干部组成了第二批扶贫工作组, 替换了第一批工作组。 建立了 338 个县乡村三级扶贫领导小组, 均由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正、 副组长。 参加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和农村专业户 1806 人。 其中, 市扶贫工作组 60 人, 县乡干部 382 人。投入扶贫资金 33.3 万元, 重点扶持 949 户。 在扶贫过程中, 坚持扶贫扶志扶本, 变单纯救济钱物为帮助搞经济开发, 坚持扶贫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兴办乡镇企业, 发展文教福利,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当年脱贫了 685 户 , 有的跨入了致富行列。 截至 1987 年底, 银川 市直部门为贫困地区筹集资金 22 万元, 捐衣物 2 万多件, 粮票15000 多斤, 完成扶贫项目 110 项。 通过扶贫, 银川地区贫困户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 人均收入已由 1985 年的 380元上升到 1987 年的 459 元, 增长 20%。 所辖 14 个乡镇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

1988 2 月 , 银川市委、 市政府召开全市扶贫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鉴于以乡村划分贫困地区已经不存在, 但贫困户依然存在的实际, 1988 年, 银川市把扶贫的重点放在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上, 采取部门包户、 县区安排、 领导负责、 限期脱贫的办法。 要求摸清底子、 明确对象; 制定规划、 明确责任; 从实际出发、 因户因人制宜; 强化商品意识、 发展商品经济。 并向两县一区投入扶贫资金 36.2 万元, 重点扶持 728 户 , 年终脱贫 544 户 , 占扶贫户的 74.7%。 截至 1989 年底,银川 市尚有贫困户 1370 户 。 从总的情况看, 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经过几年扶贫, 大多数已经脱贫致富, 没有脱贫的则多属于五保户和社救定补人员。 各乡镇成立救灾扶贫管委会, 通过养老保险, 切实保障农村社救户的基本生活。

2. 移民吊庄和定点南部山区包村扶贫

1983 年中央实施“三西” 农业建设工程, 国务院决定每年安排2 亿元作为 “三西” 地区农业建设补助资金, 帮助进行开发性建设,10~20 年时间重点解决这一地区贫困面貌。 提出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 水旱路都走不通另找出路” 的建设方针和“兴河西、 河套之利, 济中部、 西海固之贫” 的扶贫开发战略。 自治区政府从宁夏的实际出发, 将生活在西海固干旱高寒山区的部分绝对贫困人口搬迁到引黄、 扬黄灌区, 以从根本上改变其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 解决温饱问题, 脱贫致富。 由此, 银川地区开启了移民吊庄扶贫开发的新征程。

1983 7 月 , 自治区确定了首批吊庄移民县及其迁入开发区区址。 当年银川市芦草洼移民吊庄开工建设。 1984 年, 贺兰县南梁台子吊庄、 1986 年陶乐县月牙湖吊庄、 1988 年灵武县狼皮子梁吊庄相继开工。 1992 年, 自治区政府决定在永宁县建设闽宁村与玉海扶贫经济开发区。 1995 9 月 , 在银川新城区镇北堡正式启动建设宁夏华西村综合扶贫试验区。 1996 7 月 , 根据闽宁对口协作会议第二次会议精神, 决定在永宁县黄羊滩兴建闽宁村。 与此同时, 永宁县、 灵武市、贺兰县分别在金沙乡 、 五里坡乡金南村自行安排移民吊庄, 进行开发性生产, 并经自治区认可享受移民吊庄政策。 1994 3 月 ,《国家“八七” 扶贫攻坚计划》 开始实施, 灵武市 15 个乡镇被列入。 在移民吊庄开发初期, 实行由自治区农建委直管、 迁出县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

20 世纪末, 党中央提出“不把贫困带进 21 世纪”。 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决策。 银川市委、 市政府根据自治区党委、 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 制定了 《关于从两个城区、 市直机关抽调干部到南部山区开展包村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 从全市抽调 90 名干部组成 46个工作队, 包扶西吉、 泾源、 海原等县的 7 个乡 46 个贫困村。 实行“不脱贫不脱钩, 一把手负责制”。 在定点帮扶中, 坚持“全面扶持、 重点突破、 分类指导、 各具特色”, 重点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 坡改梯、 旱改水、 窑水灌溉、 推广科学种田、 发展农副产品、 劳务输出 、基础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至 1997 年底, 银川市共为包扶村筹措资金 287.74 万元, 在改善包扶村的农业生产条件、 党员教育和学校办学条件, 支持当地群众发展家庭养殖业、 加工业以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等方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银川市委办公厅、 市总工会、 市计委三部门所包扶的西吉县火石寨乡石洼村属于全乡重点贫困村之, 贫困户占 60%。 工作组进队后, 建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 签订了责任书, 集筹资金 11.5 万元, 捐衣服 500 多件, 面粉 30 袋, 新建67 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 购置一台大马力新型推土机, 及时投入农田基本建设中,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西吉县火石寨乡罗庄村是市农业局、 人事局和市科协三部门定点包扶对象, 包扶干部进队后开展调查研究, 结合该村实际, 确立了扶贫重点, 制订扶贫计划, 并积极帮助解决困难, 援助了种子、 化肥、 课桌, 购买一台榨油机, 建立起了村办加工厂。 当年该队人均收入就达到了 500 元左右, 初步达到了脱贫的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