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三篇 银川市扶贫开发改革与发展史(三)

2016-10-27 15:01

2008 年将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户优先优惠扶持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中, 建立了“少生快富” 长效机制。

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2008 年, 银川市下发 《2008 年“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全面启动。 先后在西夏区兴泾镇、 兴盛村等 6 个行政村开展了整村推进试点项目 , 整合各类资金2200 万元, 重点实施了肉牛养殖、 设施园艺、 经果林、 庭院经济、 小型水利、 医疗站所、 村庄道路、 科技培训等 9 15 个项目 的建设。2009 年结合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 在 15 个中心村整合各类资源, 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 集中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综合扶持。 其中闽宁镇以区、 市现场办公会议为契机, 开展扶贫开发整乡 推进, 撬动整合各类资金 2138 万元。 通过整村推进工程, 移民地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互助合作资金项目成效斐然。 2007 年, 自治区扶贫办和财政厅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新华村和永宁县闽宁镇木兰村启动实施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2008 3 月 , 银川市移民地区首个贫困村——西夏区镇北堡镇新华村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2009 4 月 , “千村互助资金扶贫工程” 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启动, 良田镇 7 个贫困村全部纳入试点范围, 成为全区推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第一个乡镇。 28 个试点村全部按照规定成立了互助资金组织。 截至 2009 10 月底, 全市 6 个县 (市、 区) 的 10 移民地区乡 镇 (管委会) 中有 37 个试点村开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合作资金项目试点。 为了加快推进村级互助资金模式的实施, 2010 年, 银川市委、 市政府在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力争将剩余的 23 个移民村全部纳入发展范围”, 进一步推动了银川市互助合作资金项目发展。 至 2010 年底, 已有 47 个行政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 , 占移民村的 80%左右。 参与互助资金的农户 6298 户 ,农户覆盖率 36.8%。 运行的资金总量为 1895 万元, 其中区市两级共投入资金 1110 万元, 农户入股资金 760.65 万元, 组织部扶持和企业捐助资金 25 万元。 由于银川市扶贫办在组织实施互助资金项目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荣获自治区扶贫开发村级互助资金先进集体。

属地管理 10 年来, 银川市移民吊庄地区的经济社会有很大的发展,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主导产业、 农民收入、 居住条件、 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提前两年实现了移民人均收入达到2500 元以上和贫困人口减少 3/4 的指标, 为同步进入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生态移民阶段

“十二五” 伊始, 宁夏还有 35 万扶贫人口生活在不适宜居住、 不适宜发展的地方。 自治区党委、 政府决定用 5 年的时间, 通过生态移民让近 35 万西海固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 沿路、 靠城等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 再用 5 年时间发展致富, 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银川市按照自治区党委、 政府确定的“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 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 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 的工作思路, 围绕“水源、 生态、 开发、 特色、 转移” 五个重点, 采取有土安置为主、 劳务安置为辅和集中安置与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安置来自彭阳县等中南部移17956 78000 人, 约占全区总安置任务的 22.3%。 其中, 在兴庆区月牙湖乡安置移民 16800 人, 在金凤区所属乡村安置劳务移民 3000人, 在西夏区多形式安置移民 3000 人, 在灵武市安置移民 18400 人,在永宁县安置移民 17800 人, 在贺兰县安置移民 19000 人。

2012 3 月 , 银川市委就移民问题召开了常委会议。 会议指出“扶贫开发工作直接关系到银川市建设‘ 两个最适宜城市’ 、 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是关系全局、 关乎民生的重点工作”。 要求各县 (市、 区)、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将做好扶贫开发与“十二五” 时期生态移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确保如期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并制定了 《银川市扶持生态移民发展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移民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等政策, 把银川市扶贫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确保生态移民搬得下、 稳得住、 能致富, 各县 (市、 区)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 产业规划跟进、 社区服务配套” 的思路进行规划, 把移民新村建设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发展村级互助资金项目 、 农田水利建设、 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强化生态移民科技支撑, 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 科技培训、 信息服务、 新品种新技术四个全覆盖科技工程。 截至 2013 年底, 银川市累计完成投资 19.44 亿元, 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 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 西夏区镇北堡镇同阳村, 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 永宁县闽宁镇杨显村、 原隆村、 武河村, 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新村 8 个生态移民安置点和 11 劳务移民安置点 。 累计建设移民住房 14817 套, 其中 , 生 态移民11335 套、 劳务移民 3482 套, 占总任务的 82.5% 。 累计搬迁 移 民10523 45366 人, 占总任务的 58.6%。 实现了生态移民户均 54 平方米住房、 人均 1 亩水浇地、 户均 1 栋温棚 (或 1 头奶牛、 1 个养殖圈舍、 1 亩长枣、 1 亩酿酒葡萄) 的安置目标。

所搬迁的劳务移民涉及南部山区 8 1 40 个乡镇 71 个行政村99 个自然村。 为了切实做好劳务移民安置工作, 积极做好劳务移民输入输出地的对接工作。 在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牵头组织下, 银川市与固原市及当地政府开展了务工移民输出 、 输入地对接活动, 在政府、 工业园区、 企业、 劳务中介市场等不同层面建立两地的充分对接, 形成劳务移民的长效机制。

率先在全区实施“生态移民收入倍增计划”。 在灵武市狼皮子梁泾灵新村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 重点发展草编产业; 在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建设日光温室 700 余栋 (1300 亩)、 大中型拱棚 500 250 亩); 在西夏区建设 10 万只生态鸡养殖园区; 在月 牙湖乡 滨河家园规划建设占地 300 亩的农贸市场, 建设商铺 200 户 , 免费提供摊点300 个, 重点吸纳妇女及 50~60 岁移民创业就业; 开展移民妇女“巧手创新业” 系列手工制作培训, 发展妇女剪纸和刺绣、 缀绣等产业。2013 年, 市、 县、 区政府拿出 1.52 多亿元建厂房, 引进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4 亿元, 在兴庆区月牙湖乡 、 永宁县闽宁镇、 贺兰县洪广镇和灵武市狼皮子梁 4 个生态移民安置区分别建设年产 100万件, 能解决 5000 名劳动力就业的羊绒针织厂, 使移民走出 家门就可进工厂。

创新生态移民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模式。 制定银川市 《关于加强和创新生态移民村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意见》, 建立 “两委” 组织,率先在全区采用“网格化” 管理和“一站式” 服务工作站, 组成生态移民政策服务宣讲团, 深入移民村开展扶贫扶智宣传教育活动。

在做好生态移民工作的同时, 以吊庄移民乡镇为重点, 整 (乡)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先后在金凤区良田镇和永宁县闽宁镇等实施“整乡推进” 项目 , 在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 兴庆区月牙湖乡塘南村等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 项目 。 制定了 《银川市移民乡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考核细则》。 2011~2013 年, 累计投资约 2400 万元, 种植农作物 1 万亩、 酿酒葡萄 1.84 万亩、 青储玉米等饲草 3.45 万亩、 淮山500 亩、 露地蔬菜 6000 亩、 经果林 1.64 万亩、 日光节能温室 2112亩、 移动棚 300 亩, 扶持 1630 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新增肉牛奶牛2836 头、 养殖圈舍 919 座、 奶牛养殖基地 2 个, 新建新村庄绿化和防护林 1599 亩, 植树 8 万余株, 21 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得以实施。

将村级互助资金项目列为为民办的 10 件实事之一。 率先在全区大幅度提高农户入股和使用互助资金的额度。 启动实施“千村信贷·互助资金”, 并按照 8颐2 的配比模式, 对 50 个吊庄移民行政村村级互助资金进行增资扩面和扩股工作。 同时, 开展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及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工作。 2012 年, 银川市扶贫办再次被自 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互助资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强化社会帮扶机制。 2011 年制定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帮扶移民村工作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办法》, 进一步明确 了 市直各单位、 部门对口 帮扶工作责任,细化了 考核标准, 建立了 定点帮 扶的 长效机制 。 开展了 扶贫服务咨询、 义诊、 “统一战线示范基地” 和“90 后在行动” 公益活动。2013 年, 社会各界累计帮扶资金及物折合人民币约 2735 万元。

2011-2013 年, 累计投资约 752 万元, 对 16622 人进行中长期技能培训、 短期专业培训和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培训, 使每个贫困户掌握1-2 项生产技能。 培训期满 100%就业, 就业后平均月 收入达到 2500元。 截至 2013 年底, 银川市移民地区已成立劳务服务中介组织 54个, 培育劳务经纪人 350 多名 , 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 20.74 万人, 劳务输出收入约 14.95 亿元。 市扶贫办被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劳务移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闽宁镇。 2013 5 月 ,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到永宁县闽宁镇调研指出: “闽宁镇是福建省和宁夏对口协作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 也是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重要安置区。 加快闽宁镇的发展, 关系到两省区人民的友谊。 要强化措施, 把闽宁镇建设得更好。 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样板镇。” 银川市委、 市政府认真贯彻 自 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 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永宁县闽宁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 〈落实促进闽宁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意见责任分工〉 的通知》《银川市落实促进闽宁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意见责任分工的考核办法》《关于贯彻落实李建华书记调研闽宁镇讲话精神责任分工的通知》。 争取区、 市专项扶持资金 973 万元, 注入担保50 万元, 撬动信用社贷款 300 万元, 推进闽宁镇“一城两园”、 小城镇、 新农村、 201 省道两侧综合改造、 镇村道路、 水利、 环境、 教育、 文化、 医疗、 卫生、 养老等建设。 先后引进福建成功酒业、 福建亚通管业、 牧乐机械、 瀛海编织袋厂、 宝齐达科技、 中粮长城葡萄酒(宁夏) 有限公司、 宁夏德龙酒业、 宁夏中银绒业、 青岛昌 盛日电太阳能科技、 宁夏壹泰牧业等企业。 2013 年, 全镇养牛农户 1950 户 ,肉牛存栏量 8500 头; 种植酿酒葡萄 2.8 万亩, 种植户 1600 余户 , 实现移民转移就业 7717 人, 转移就业收入 7147.5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12 年的 4685 元提高到 7120 元, 增长了 52%, 实现了自治区提出的“一年达到全区平均收入的水平”。 被自治区党委、 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荣誉称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