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宁夏和平解放时解放军提前进银川纪实

2014-08-26 15:17

王伯祥

解放军和宁夏军政代表,在1949年9月23日于中宁县城签订和平解决宁夏问题协议的附件中,规定解放军于9月25日接管银川城。实际解放军先遣部队,是在9月23日夜半冒着大雨进入银川城的。这段史实,是我亲身经历的。

宁夏问题用和平方式解决,这是解放军的一贯主张,也是宁夏军民的共同愿望。为此,解放军曾经通过各种渠道,尽一切努力,争取宁夏问题的和平解决。遗憾的是,马鸿逵、马敦静父子久拖不决。在人民解放军兵临宁夏中宁的危急关头,宁夏兵团贺兰军军长马全良,在已看清马鸿逵、马敦静父子接受和谈毫无诚意之后,毅然决定在9月18日派副参谋长张祥麟、中宁县县长张朝栋,19日又派参谋长郑毅民,携带马全良率军求和函件,从小坝军部驻地,赴中宁解放军第十九兵团,晋谒杨得志司令员,联系直接和谈。在9月19日马敦静突然偷偷地乘飞机逃离银川的当天中午,宁夏兵团的3位军长马全良、卢忠良、马光宗和宁夏保安司令部参谋长马光天等,在黄河仁存渡口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决定,由马全良领衔各军长师长和宁夏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联名向兰州解放军彭德怀司令员发出接受和谈电报。9月21日夜,彭总复了“马酉”回电。复电云:“20日电悉,诸将军既愿宁夏问题和平解决,殊甚欣慰,望督率贵部即速见诸实行。此间即告杨得志司令员。告各方望即派代表至中宁与杨司令接洽。特复。彭德怀,二十一日酉。”接到复电后,马全良和我深感共产党解放军胸襟宏伟,政策宽大,焦急之心稍安。于是,连夜送卢忠良、马光宗两军长和马光天参谋长、省政府马廷秀秘书长等传阅,并电话报告马鸿宾副长官。22日午前,以上等人齐集马鸿宾的五亩宅家里,共商推派和谈代表事。会上决定卢忠良、马光天、马廷秀为和谈代表,即日赴中宁与解放军第十九兵团杨得志司令进行和谈。

就在这个时候,驻银川城内的第十一军一八九师,因受银川以南卢忠良、马全良两军溃逃士兵的影响,部队失去控制,士兵逃跑扩大起来,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商民极为惶恐不安。在马全良从五亩宅开会回军部来,目睹城里兵民混乱局面时,当即与十一军军长马光宗通电话,请他加强对部队的控制和社会治安的维持。马光宗在电话中十分焦急地对马全良说:“我用很多办法也没控制住士兵的逃跑,但武器弹药军用物资都保存下来,携械跑的很少。”马全良放下电话对我说看来十一军的部队,马光宗也控制不住了,很可能也要跑散,银川的秩序更为混乱,咱的和谈代表已派走了。将来我们部队跑散,无兵可交,银川混乱不堪,商民损失严重,我是和谈的领衔人,要承担罪责的。你看怎么办呢?经过我俩交换意见后,他同意了我们两人不计安危荣辱,就近亲往吴忠会晤解放军曾思玉军长,一则说明我们部队溃散实况——认罪;二则请他速派部队挺进银川——救民。我俩决心下定后,为了我们的行动不再引起其他波动,决定以去宁朔县(小坝)一带收容部队为名,只马全良同我,由副官马登福开吉普车离开银川前往吴忠堡。

车抵望洪堡士绅王辑五家,询问仁存渡口情况。王说,渡口所有渡船已被解放军收渡到河东岸去了,河东渡口驻有解放军。今天下午解放军过河西来,将军粮局驻河西岸草场的电话与河东驻军电话接通,并告诉有情况向他们报告。王还说渡口因解放军控制了,无散兵流窜还平静。为了慎重些,我们派副官马登福先驱车仁存渡口了解情况。傍晚,我们抵达仁存渡口草场,与草场主任交谈后,即与河东岸解放军通了电话,说明了我们身份和人数,要求他们来船渡我们过河,有要事面见曾军长。回话说,待我们报告上级后答复。这时,已是晚9时许,正在等待回话之时,突然听到望洪堡方向剧烈的枪响声,遂即火光冲天,一时使人震惊起来,遂后才知是望洪堡弹药库爆炸,再无其他骚乱,心情稍安。不久,河东岸驻军回电话说,夜已深了,行船不便,天亮接渡。而我们要求当晚一定要过河。在我们连续又打了几次电话后,小汽轮开了过来,把我们坐的小吉普车留下,只接马全良和我过去,当我们下船登岸时,看到河岸布满士兵,是在预防其中有诈的备战态势,那位过河接我们的同志,很有礼貌地作了这是预防万一的解释,我们表示完全理解。遂即把我们让进了渡口的一个小房间里,说时间太晚(约2时),请两位军长先在这休息休息,待天亮后,送你们去见曾军长。在交谈中只知道他是一位营教导员刘建荣。我们向他表示了谢意。在刘教导员等离开房间后,我与马全良都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一是我们是败军之将,第一次与共产党解放军人接触,人家不但没有盛气凌人之处,而且处处彬彬有礼,毫无敌意;二是我们都身佩自卫武器,而他们既未解除,也不过问,如同自己人,使我们感到意外的欣悦。

9月23日凌晨,小汽轮再度驶过黄河,将吉普车和副官马登福接来,刘教导员陪同着我们到吴忠堡小寨子(马鸿逵住宅)六十四军军部会见了曾思玉军长、傅崇碧政委、袁佩爵参谋长。我们相见之后,他们热情欢迎的表示,平等相待的礼貌,一见如故的谈吐,使我们安危荣辱的疑虑消释了很多。当时,马全良讲了河西贺兰军第十一军部队受河东战火的影响,没有控制好,士兵相继溃逃回家去了,还有少数携械的,目前银川城社会秩序非常混乱,人心极其惶惶不安。我是军长又是通电接受和平解决宁夏问题的领头人,负有不能推卸的责任。今天专程前来汇报情况和请罪。同时,邀请贵军即速派部队进驻银川,平定兵逃混乱,安定社会秩序,拯救城内商民,保护国家财产。曾军长接着说,马军长、王副军长,你们不必过虑,你们部队失控,士兵逃散,这种情况我们见过,我们理解,决不能怪罪你们。马军长能顾全宁夏人民的利益和数万士兵的生命,主张和平,领衔通电起义,就是立了大功,何罪之有呢?请马军长放心,无论现在和今后,宁夏地方出现什么问题,要相信共产党解放军有能力有力量把问题处理好解决好。在谈到进军银川时,曾军长沉思良久说,按照银川危急情况,我军应当进军平定,但是这件事必须报告兵团作决定。他当即拨通中宁电话,直接向杨得志司令员作了报告。杨说我们正在这里同宁夏代表开会签订协议,我军一定按照协议办。请你转告:让他们尽量控制局势。曾军长放下电话,将杨司令员指示讲了以后,马全良和我都清楚地认识到解放军不进银川,城内的混乱必将更趋严重。遂即向曾军长又提出一定要派部队进城的请求。曾军长也认为确有进军的必要。因而他再一次打电话给杨司令员,转达了我们的要求。杨说协议正在商订,明确规定人民解放军25日接管银川城,我们一定要严守信用,按照协议办事。你转告马军长这两天还要由他们尽量维持秩序,解放军在25日正式接管银川城。在曾军长转告杨司令员指示后,我们还是坚持原意说,协议虽然这样规定了,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贵军提前进入银川,是应急措施,不会影响信守协议。在曾军长同情我们的请求下,他又一次给杨司令员通话。这次杨司令员问:马军长他们来,宁夏当局是否知道?马全良通过曾军长回答:“不知道。”杨又问:“那他们能否代表宁夏当局?如果宁夏当局能向我们提出这个请求或者能组织银川各界代表出城迎接,那么我们才好考虑提前入城。”

当曾军长把话转告我们,马全良蛮有把握地说,这个好办,我马上与银川联系,让他们正式提出请求和组织宁夏各界代表到仁存渡口来欢迎贵军。马全良遂即借用军部电话,与银川主持军政事务的宁夏保安副司令马如龙、宁夏省政府建设厅长兼军政交际处长李振国通话,让他们立即组成欢迎解放军提前进驻银川的军、政、学、商、民的代表团,并将所有的大型卡车带上,风雨无阻快快来仁存渡口欢迎解放军,还告诉他们解放军先头部队就在下午从仁存渡过河。马如龙当即回答:照办不误。同时,马全良和我又向曾军长表示,我们陪同解放军先头部队入城。他也欣然同意了。

这时时已过午,大事已定,在双方皆大欣慰中,曾军长设了丰盛的回民便宴,款待了我们。席间曾军长问到了我们的家事,当告知住处和近况不明,我们表示暂不回去,随军长回银川时,曾军长等热情关注地说,部队行动还须作些准备,你们还是回家看看,以免双方悬念,也不误事,我们在这里等着你们。于是,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决定他回吴忠,我去董府的家里看看。此时,曾军长为了我们的安全,还分别派专人护送我们。当我回家看到妻子们安然无恙,在河东战火中惊而无险,解放军到来秋毫无犯,悬念之情稍释于怀,把家事略作安排后,即匆匆返回六十四军军部,马全良已先我回来。曾军长等和我们共商进军银川事宜,我画了一个银川城示意图,简要地提供城门街道、机关军营、仓库监狱和重要官员住宅等重要位置和设岗控制要点,作为进城设防制控局势的参考。

23日下午4时许,我和马全良随同曾军长等军部领导,冒着秋雨来到仁存渡口。这时,派往银川的先头部队已在渡口集中起来,在曾军长对部队首长下达进军命令后,将先遣部队指挥员一九一师副师长孙树峰、五七二团团长张怀瑞召来介绍给我们。他最后对孙、张两位指挥员说,马军长和王副军长同你们一起进银川,有什么事要多商量,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到此,马全良和我怀着内疚谢罪的惶恐并为银川解危庆幸的欣慰,向曾思玉军长等军部领导们道了千恩万谢后,和他们握手告别,说银川再见。在倾盆大雨中迎风搏浪,我们协同解放军指战员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渡河工作。小汽轮拖一艘大木船,每次能载100人左右。我同刘营长乘头船渡河,与银川来欢迎的军政绅学商代表见面,与来迎的李振国厅长一起,将带来40几辆大卡车队队长引见给解放军刘营长,让他们共议乘车行军部署。接着,第二船孙树峰副师长、马全良军长同船登岸,与欢迎代表会见。张怀瑞团长殿后指挥。晚九时许,一个营和一个连的兵员全部安然强渡过来,在漆黑的夜晚风寒秋雨、泥泞的土路中,以随时应付意外的战备行军,乘汽车急中求稳地向银川驶进。

深夜12时,车队抵达银川南关双城门,即红花渠桥下,在小雨还在下,枪声还有的情况下,为了预防遭遇抵抗,解放军先遣部队全部下车,作了战备部署,设岗布哨,以迎战姿态进入银川城。大部兵力部署在五个城门和鼓楼、玉皇阁上。团部驻入马鸿逵公馆将军第,孙树峰副师长驻进嘉宾招待所(现东方红剧院西侧),我方在解放军师、团驻所都安排了军政官员,招待食宿和提供情况咨询,协助他们进行安定秩序工作。在解放军岗哨部署到位后,全城已无枪声,街上也寂静无人,我们因为银川的治安有了保障而感到欣慰。招待孙树峰副师长进罢餐后,在孙副师长坚决不让我们陪宿情况下,马全良和我回到银川的家里,也是军部暂驻的地方。家人和军部人员看到我们安然归来,并知道解放军进城了的喜讯,消除了他们惶恐忧惧之心,皆大欢喜起来。遂即把解放军进城情况报告给马鸿宾副长官和通告马光宗军长。

                                         ——录自《银川文史集萃》,银川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