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孙马大战始末

2014-08-26 16:10

战斗的起因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国民党军队撤退关内。孙殿英(魁元)领导的陆军第四十一军由热河撤到绥西驻扎。以后,国民党中央任命孙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令其率部西进。当时,孙殿英的部队号称八万之众,困处沙漠地区,正处在无法维持状态,当然乐于另谋出路。同时,山西的阎锡山也为之补充弹药,促其西进。但由于西北诸马(马麟、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的反对,蒋介石命孙暂驻原地整编。而孙却认为时机不可错过,仍按前令向宁夏前进。善于玩弄权术的蒋介石便又命令马鸿逵、马鸿宾出兵堵击,他则坐山观虎斗。

1934年1月14日,马鸿逵接到西北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电报称:“孙部抗命西进,侵占磴口,扰乱地方,自应作正当防御,予以痛击。兹派马鸿逵为左翼军总指挥,邓宝珊为右翼军总指挥,马鸿宾为右翼军前敌总指挥,马步芳为总预备队总指挥。除分令外,特电查照。”同一天又接蒋介石的电报说:“孙魁元部前已明令暂驻原地候命,如擅行冒进,除另电制止外,希秉承朱主任绍良之命令,尽力防堵,勿稍瞻顾为要。”马家弟兄为了保存地盘,自然寸步不让,马步芳虽然远在青海,但感到唇亡齿寒,也不能不出兵增援。马鸿逵在作战计划中,明确宣布“本军以与第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和第一百师(马步芳部)协同歼灭孙逆魁元军队为目的”。而孙殿英在其1月10日命令中则宣称:“本军历年转战,受尽颠沛,幸得青海屯垦,将士莫不欢腾。乃宁夏主席马鸿逵,违抗国府命令,逞兵阻止边境。函电信札,磋商无效,致使我数万健儿,逼处荒野沙漠,食不得饱,居不得庐,餮风露宿,三月于此。该逆等直视国土为己有,置公令于不顾,骄横跋扈,居心叵测,本军为维持中央威信计,为完成屯戍固边计,为团体谋出路,为个人谋生存,为国家谋福利,不得不诉诸武力,以张挞伐。”双方剑拔弩张。遂在宁夏地区展开一场恶战。

战事经过 

1934年1月10日,孙殿英下达出动命令,所部均由原地开拔。先头部队为杨耀峰(即杨猴小子)的骑兵,约1000人,于12日早晨到达石嘴山,即全面向该地进攻。当时马部前哨为骑兵第一团,团部及第一营驻黄渠桥,第二营驻宝丰,第三营驻石嘴山。第三营遭到进攻后,且战且退,下午撤至尾闸、宝丰两地。驻宝丰的第二营伏城外,城中仅留步兵一排。双方展开激战,孙军伤亡甚重,也未攻开土城。当天夜晚,二、三2营退到黄渠桥。14日清晨,孙军骑兵前往袭击,步兵也随后跟进。马部骑兵一团即由黄渠桥全部撤至平罗以南的姚伏堡、通城堡、清水堡一带,骑兵第三团则撤到李岗堡、洪广营之线。

孙兵南进中,以丁庭步兵师的两个团,围攻平罗县城,马部守城部队坚守应战,未被攻下。而孙军的骑兵杨耀峰部却向平罗以西,姚伏堡以北地区活动。

姚伏堡是一破烂土寨,仅驻马部骑兵第一团团部和第一营之第二连,共计不到100人。15日凌晨3时左右,孙军丁师1个营约500人,袭击姚伏堡,来势凶猛,相持约5个小时,胜负未分,直到8时左右,孙军攻占西北两面水沟,作为掩体,但既不能进,又不能退。马部遂抽调士兵10名,顺唐徕渠大坝北进,向孙军左侧射击,占据水沟的孙军因掩体(水沟)失去作用只好溃退。马部清扫战场时,获步枪100余支,皮衣70~80件,孙军伤亡100余人,马部也伤亡10余名。

当天中午,姚伏堡以北飞来孙军几颗迫击炮弹,接着在东北方向发现骑兵活动,似有来犯模样。马部本拟放弃姚伏堡,转移新阵地。马鸿逵却命“在原地勿动,当令李岗堡的骑二团立刻增援”。于是马部驻姚伏堡的骑兵全部出寨,利用唐渠天然战壕,作持久抵抗,以待援兵。孙军骑兵1000余人由唐徕渠以东向南前进,对姚伏堡采取大包围的形势。由于马部骑二团始终未出一人一马,致陷守军于重围之中。骑一团为情势所迫,遂跳出唐徕渠上马冲锋,这才摆脱了孙军的包围,等到休息查点人马,各少20余,所持枪械,损失过半。

此时,孙军部队,全面压境,除留一部分围攻平罗外,其主力陆续向南挺进。而马部方面,三十五师马玉麟旅和马培清骑兵团已到清水桥、张政桥一带,青海的黑马队也到达新城,步兵驻扎在北塔,马鸿逵、马步芳等先后都到了宁夏省城。

1月17日,李岗堡守备队第三旅第五团将防御工事构筑完成,除两团的直属部队及山炮连守备堡寨外,并派两营赴清水堡协助该团第二营构筑工事。这天上午10时,突然由龙王庙方向窜来孙军骑兵,向李岗堡猛扑,因猝不及防,守军东南两面阵地全被孙军占领。相持至中午,马部清水堡的部队由北绕回,将南门外马庄孙军骑兵包围缴械,阵地完全恢复。这次战斗马部击毙孙军200余人,俘虏40~50人,获枪100余支,马40余匹。

1月18日上午8时,马部第五团将李庄之孙军完全俘获,并继续包围陈、蒋两庄,孙军数次突围,均未得逞,终被马部解决。是役毙俘孙军600余人,马部也伤亡100余人。

1月21日,围攻平罗的孙军于夜半发起猛攻,马部奋力应战,将孙军击退。马部顾家庄守兵一排,因陷重围,被孙军缴械。到22日夜,孙军又连续攻城数次,均被击退。两日共击毙孙军100余人,马部也伤亡10余人。

1月23日,孙军因连日失利,于是变更计划,留四团兵力围攻平罗,其余部队由刘月亭指挥进袭通城堡、五香堡,并破坏交通,隔断消息。到24日,孙军以步骑联合,向五香、通城两堡猛攻数次,均被击退。下午1时,孙军以重炮击毁五香堡阵地以及罗、刘等寨,就以步兵猛冲,马部坚守抵御,击毙孙军100余人。

1月25日,孙军再攻五香堡,并集中炮火猛轰梁家寨,掩护步兵进攻。混战到晚上,阵地虽未易手,但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围攻宁夏省城的孙主力,于1月27日到达省城附近的满达桥及李、马家寨等地,凌晨2时,奋勇队1000余人由唐徕渠直奔城下,并有30余人由西北角登城,被马部守城部队击溃。

马部第三旅旅长马英才率部由北门出击,保安处长兼中路军司令马全良率部进至唐徕渠一带向满达桥之孙军迎击,第一旅旅长卢忠良率部由丁义堡向南急进抄袭孙军之后,马步芳师、韩有禄旅由新城、洪广营进至满达桥西北各寨向孙军侧击。这时,孙军已被诸马部队围攻,东西突驰,肉搏冲锋,激战终日,尸横遍野,孙军主力被击溃,残部占据满达桥以北各寨。是役双方伤亡惨重。马部中路军司令马全良受伤,青海马步芳部团长马成龙战死,宁夏保安处长韩进禄阵亡。

1月25日晨,马鸿宾部马开基团向小礼拜寺孙军攻击。孙军退据唐渠以西小礼拜寺附近各寨。同时马部马文祥支队于午后将大礼拜寺孙军击溃,完全占领该地。

2月2日早,马部保安处部队由省城到达马家湾及唐家、张家、王家各村寨,向小礼拜寺附近的孙军攻击,孙军坚守抵抗,形成对峙状态。

2月3日,大礼拜寺以西孙军步兵200余人向马庄进攻,并以主力集中于小礼拜寺,用重炮向勉家寨各地轰击,掩护步骑兵猛烈进攻,遭抵抗未得前进。

2月5日拂晓,孙军以五团兵力由新城西南绕至唐渠东岸,掩护奋勇队200余人架设云梯爬城,来势极其凶猛。守城部队顽强抵抗,齐投手榴弹,孙部伤亡惨重,纷纷溃退。

占领唐徕渠的孙军,同日经马部第一旅、第三旅及骑兵一、二2团四面围攻,遭到严重损失,突围退据保伏桥、朱家寨一带。

2月6日,马部马应福团将米家寨之孙军全部包围缴械。俘虏孙军500余人。

2月10日早,省城以北孙军又进行全面攻击,炮火激烈。马部全线出击,夺回堡寨多处,孙军纷纷向北退去。午后,国民党空军派飞机3架飞往姚伏堡、李家堡、满达桥等处,向孙军驻地轰炸。

2月中旬,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2月22日,孙殿英以刘月亭指挥不当,屡次失利,撤掉了他前敌总指挥职务,亲率奋勇队及刘师,展开全线总攻,主力猛扑北塔及赵庄。经马部抵抗,激战8小时之久,几次冲锋都被击退。

2月23日,孙军增加精锐部队卷土重来,并以炮火集中射击,掩护步兵向北塔及赵庄攻击,混战9个小时,被马部打退。

2月26日,晋绥军王靖国、赵承缓等部出兵夹击孙军,先头部队进至三盛公附近。国民党中央也派第一师袁朴旅协助诸马,到达了中卫。孙军腹背受敌,恐惶万状。

3月1日半夜,孙殿英再选敢死队600~700人,由他亲自督战,猛攻赵庄,激战4个小时,仍未挽回败局。

这时,孙军骑兵于世铭(于彝卿)部在通昌、通贵沿黄河西岸一带驻扎,抱观望态度,按兵不动。杨耀峰部及高霞轩部骑兵进至宁夏城南李俊堡、瞿靖堡一带,屡受重创,损失奇重,经马部派队追击,即全部沿西山溃退。当时,兰州的朱绍良曾派飞机1架到宁夏侦察,在返兰州时,以为宁南地区无孙军,遂低空飞行,到李俊堡上空,被杨耀峰部骑兵射击,驾驶员中弹,勉强飞抵兰州即死亡。

孙军自开战以来1个月有余,大小战斗数十次,损失惨重,但未占一处重要城镇,战事呈胶着状态,而弹药粮食的补给也发生问题,于是官兵产生厌战情绪。甚至他的副军长于世铭也对此役战争态度消极。

国民党中央鉴于此,遂又电孙殿英要其退出磴口进行编遣。电报说:“中央屯垦青西之令甫下,而甘青宁呼吁之声群起,中央俯顺民情,明令原地整理,乃孙军擅自进兵,围攻平罗,猛袭省城,虽遭马军坚拒,未遂所图,而人民已饱受炮火荼毒矣,希即率所部,退出磴口以北地区,并遵照备案编制,切实编遣。”蒋介石在给于世铭的电报中则说:“查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魁元,业已免职。所有原四十一军所属步兵部队,着由丁旅长■庭、刘旅长月亭负责指挥,各编成三团;所属骑兵部队,着交由于副军长世铭负责指挥,亦编成三团,均归军分会管辖,退集磴口以北地区,切实整理。”蒋介石令孙殿英部均归军分会管辖整理微电:“万急宁夏马主席,分转四十一军副军长于世铭:查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魁元,业已免职。所有原四十一军所属步兵部队,着由丁旅长■庭、刘旅长月亭负责指挥,各编成三团;所属骑兵部队,着交由于副军长世铭负责指挥,亦编成三团,均归军分会管辖;退集磴口以北地区,切实整理。”

3月13日晨,孙军独立旅旅长李纯华表示愿意投诚,马部命他移驻宁南玉泉一带,听候点编。

3月18日,孙军第一一七师师长丁■庭、旅长杨翰卿也有意投马。当时,杨的部队驻守包家户以北各寨,与马部驻包家户的骑兵第一团相对峙。后由副官赵旭东往来奔走投诚事。是日,丁■庭在师部召集团长以上官兵征求意见,旋偕同马部团副赵牧至省垣与诸马面谈。谈妥之后,即将该师张有桂、袁瑛、何正刚等团,由前线向许家寨及包家户附近移动。事被孙殿英发觉,派谢璞田旅截击,并将该师骑兵连及辎重营全部截留。

孙殿英见部队全线动摇,纷纷哗变,遂于3月19日下令总退却,午夜率残部向北撤退。

当时,诸马追击部署业已布置就绪,见孙军撤退,即由各纵队分路追击。3月20日,马部右翼纵队由旅长卢忠良指挥,进至清水堡;中央纵队由第一师旅长袁璞指挥,进至李岗堡;左翼纵队由第三十五师旅长马玉麟指挥,进占张良堡;骑兵团与马培清团沿公路东西两旁并肩前进;青海骑兵团则沿贺兰山根北进。国民党空军飞机数架也协助追击。

22日,各纵队追至黄渠桥以北地区,骑兵追击队绕到石嘴山附近,晋绥军吕汝骥旅也到石嘴山布防堵截。此时,孙殿英部队已陷入绝境。不久,接晋绥军通报说:“孙逆残部已在磴口、三盛公一带被我包围解决,请各追击部队暂缓前进。”这时,马部拒孙任务业已完成,无穷追之必要,即在石嘴山留步兵一旅及骑兵两团驻防,其余部队次第回防。3月26日,步骑各军全部复员,孙马混战遂告结束。

根据李翰园  卢忠良  马光宗  马廷秀  马宝琳  杨作荣

    赵  牧  张慎微等人会谈记录整理

                 ——录自《宁夏三马》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史料专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编,1985年5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