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银川党史门户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解放宁夏

2014-08-15 17:17

曾思玉

从华北到西北 

1949年7月,解放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我军取得了战略主动权,蒋家王朝已土崩瓦解。所向披靡的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江南大片土地。

在全国解放前夕,华北野战军十九兵团(含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军)配合兄弟部队攻克了太原,部队进驻山西平遥地区休整。不久,传来了中央军委的命令,十九兵团要随彭德怀司令员开赴西北战场,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当时我任六十四军军长,王昭同志任政委,唐子安同志任副军长,傅崇碧同志任副政委,袁佩爵同志任政治部主任。休整期间,我们针对部队将要离开华北,进军西北的思想动态,结合形势和任务,进行了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深入学习了党对少数民族(回族)的政策。在军事上,我们开展了打敌人骑兵的训练。我记得当时在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见敌骑兵莫惊慌,它是铁来我是钢。掌握部队莫跑散,沉着勇敢来应战。目标又大又好打,集中火力把敌杀……”

7月下旬,我军沿西(安)兰(州)公路进军,边走边打,用了15天左右的时间,进至平凉以东地区。7月29日部队开始轻装急进,从泾川出发,对敌实施平行追击,准备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歼敌于瓦亭至固原地区。

盘踞在西北地区的胡宗南和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号称一胡二马,长期与人民为敌,罪恶累累。在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进军的钢铁洪流面前,仍妄图利用西北地广人稀又有黄河天险的自然条件与我军周旋。根据毛泽东同志“钳马打胡”的指示,一野主力在扶眉地区迅速消灭了胡宗南主力,继而分割青马、宁马,采取了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十九兵团率六十三、六十五军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兰州。我们六十四军的任务是在宁夏固原、三营地区钳制宁马,保障兰州战役的实施。

我们深感这次作战不比往常,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反动势力不但会利用反革命武装与我较量,而且还可能制造民族纠纷,破坏、阻挠我进军西北。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既要准备用武力彻底消灭敌人,又要以政治攻势争取和瓦解敌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执行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以正义之师的严明纪律感化群众,取信于民,消除少数民族的顾虑和隔阂。

7月下旬,六十四军从平凉以东地区出发后,且走且战,很快挺进宁夏境地。根据兵团的部署,我们首先要把固原、黑城、海原、同心、中宁、金积、吴忠堡、灵武等县城,一个一个从敌人手中夺过来。我们想,这也许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仗了,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干净彻底消灭宁马。部队的口号是:打到银川去,解放宁夏人民,向开国大典献礼!

任山河首战告捷 

8月1日,我军主力进至固原县东南的任山河地区时,遇到敌十一军一六八师的阻截。我们来到前沿,发现敌人正在这里构筑工事,企图占据山地有利地形阻挡我军前进。当天12时,我们命令一九一、一九二师向任山河地区的鹦鸽嘴、罗家山和哈拉山等高地的守敌发起攻击,以求突破敌人的防线,拦腰切断敌一二八军等部的退路。罗家山和鹦鸽嘴互成犄角,控制着通往固原的公路。山上,敌人构筑了一道道马蹄形堑壕,步机枪、追击炮构成一个密集的火制地带。我们下令集中炮火,压制敌人,掩护部队攻击。不到十分钟,部队便多处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炮火延伸后,部队继续向哈拉山主峰攻击。但敌人凭山地支撑点抵抗,战士们被敌人的火网压制在山洼里。由于敌我犬牙交错,我方炮火无法施威,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猛冲杀,造成了一些伤亡。见此情景,我们马上命令一九一师火速拿下右翼罗家山,侧击主峰守敌,配合一九二师行动。五七二团三营是主攻营,以迅猛的动作首先攻上了罗家山,旋即给主峰守敌以有力的打击;五七一团趁势拿下了主峰。随后,一九二师冒雨先后攻占了鹦鹉嘴和任山河。经过6小时激战,黄昏时将敌正面10里、纵深30里的野战防御体系全部摧毁。敌狼狈溃退,我军乘胜追击,进占了固原、三营等地。这次战斗共毙俘敌军5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马匹。

任山河战斗的胜利使马鸿逵深感不安,他担心我军乘胜直捣银川。宁马为保存实力,命令其一二八军、十一军等部,昼夜向黑城、同心城、中宁、金积、灵武方向狼狈逃窜。

任山河战斗是我军进入宁夏的第一仗,我们付出了一定代价,取得了首战的胜利。但由于部队缺乏山地作战的经验,在战术上也没有运用大胆穿插、迂回断敌退路的打法,因此未能将敌人全歼。

为了保障兰州战役的顺利进行,有效地钳制宁夏二马(马鸿逵与马鸿宾),我们采取了积极防御,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法。部队连续攻占了黑城、海原等地,封锁了通往兰州的大小要道。在攻占黑城战斗时,我们乘坐的战车行抵黑城附近,龟缩在碉堡里的敌人突然向我开火,弹雨落在装甲车上,像敲鼓一样咚咚直响。我炮兵见势随即实行火力机动,一发发的炮弹,使敌人碉堡中的机枪变成了哑巴,土石夹着敌军官兵的血肉飞上天空。

9月10日,敌人出动4个步兵团,3个骑兵团袭击了我预旺堡独立一师和下马关独立二师,企图以此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我们闻讯后,急速派一九一师一个团出兵增援,敌见势不妙,仓皇逃遁而去。

我们军部驻扎在固原县三营。一天,一野政治部联络部的同志带来一位回族老人。他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膛,皓首银须,一见到我就笑着说:“您是曾军长吧?我听说过,今天能看到你真是荣幸。”我们热情地接待了老人,他拿出介绍信说:“我叫郭南浦,是彭德怀司令员介绍我到这里来的。我带着他给马鸿逵和马鸿宾的信,到中宁和银川去劝说他们,走北平傅作义的和平道路。”我问他有把握吗?他说马鸿逵不一定,但马鸿宾有希望。我请他转告二马要审时度势,不可执迷不悟。如他们不及早下决心停止抵抗,其下场是不妙的。然后,我们招待郭南浦先生吃了便饭,又派汽车为他送行。

乘胜追击穷寇 

8月26日,兰州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大西北的基础,彻底消灭宁夏马家军的时机到了。我们向宁夏挺进时,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大胆穿插,分割歼敌,以打促谈,谈不误进,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之机。

宁夏马家军是一支受蒋介石器重的西北回族世袭军阀队伍,辖有八十一、十一、一二八、贺兰军共4个军7万余人。固原、黑城、海原被我军攻占后,八十一军便退守中宁。十一军、一二八军退守金积、灵武地区,妄图阻挡我进军银川。

9月10日,兵团配属我们军一个榴弹炮团和一个车队(五辆轻型坦克)沿黄河以东的西(安)银(川)公路进军。时值夏末秋初,被烈日暴晒的沙漠,干热灼人,有的部队一连两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只好汲取沙漠中的一点苦水维持体力。早日消灭马家军的强烈愿望,鼓舞着指战员们战胜沙漠和干渴。将领向风,士卒用命,部队的斗志非常高昂。

9月12日,我一九○师奔袭占领了同心城。翌日上午,军部几位领导同志刚进城,就接到报告:敌骑兵二十团沿公路向我逼近。听到这一消息,我心里说:“敌人来得正好!”尔后,我赶到炮兵团,布置军、师炮兵迅速展开。我们选择城外有利地形,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只见在一溜灰烟中,夹杂着蠕动的黑点,由远而近,来势凶猛。这时军炮兵团高团长请示马上开炮,我说沉住气,等敌人走近点再打。敌骑兵离我们2000米左右时,突然停止不前,原地观望徘徊。炮兵捕捉这个时机,准确开炮。炮弹呼啸着向敌群飞去,硝烟起处人仰马翻,当初不可一世的马家骑兵,顷刻间变成了落马夫。

9月13日,我们准备抽派一九一师的两个团穿插到中宁至金积之间的鸣沙洲,断敌退路。该师政委陈宜贵、副师长孙树峰同志以坚定的信心受领了这一艰巨任务。当天,他们进入荒无人烟的沙漠,深夜又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但仍强行军170里,占领了鸣沙洲,斩断了中宁通往金积、灵武的公路,受到了野司的通令表扬。

军指挥所由同心县北进至马家河湾时,迎面驶来一辆卡车。经过联络后,得知是郭南浦老先生从中宁回来了。我同傅副政委、袁佩爵主任在马家河湾的沙滩上与他会面。我说:“郭老先生,您不顾年事高迈,为解放宁夏辛苦奔波,我们十分钦佩。”老先生很认真地回答:“我愿尽微薄之力,为解放宁夏作点贡献。”我又问他:“老先生,您与马鸿宾谈判有没有结果?”郭老先生说:“有结果,马鸿宾愿意接受解放军总部颁布的约法八章,他让我来代请贵军停止前进,以便商谈。”我笑了笑对他说:“老先生,您是个有经验的人,这么大的部队能停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喝西北风吗?马鸿宾要我们停止前进,无非是想争取时间做准备,妄图在长山头之线与我军决战。”郭老先生一听急忙摆着手说:“不、不,他们决不敢打,八十一军已开始往黄河北岸中卫县撤了,马鸿宾的儿子、军长马惇靖还在中宁。马鸿宾曾对我说过:“大势已去,打是打不出名堂的。”郭老先生抬起头,望着我军浩浩荡荡的队伍,面有难色地对我说:“曾军长,那你看怎么办呢?”我说:“请老先生再劳神去中宁一次,劝告马惇靖,马家军面前有两条路,战与和。要战,他必将全军覆灭;要和,就走北平傅作义的道路。时间不等人,他再不下决心就千金难买后悔药了。不管马惇靖是战是和,这与我军前进不前进没什么关系,请你告诉马惇靖,只要八十一军起义,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们保证八十一军全体官兵的生命和私人财产的安全,解放军说话算话。”郭老先生听此言后顿解愁眉,连连点头说:“曾军长,有您这话,我就再去中宁一趟,马惇靖不敢打,他会起义的。”说完急忙登车返回中宁去了。

郭老先生走后,几位军部领导同志分析到,马鸿宾虽与马鸿逵是堂兄弟,但他们之间有着尖锐的权力之争和利害冲突。此时,马鸿逵已带家眷飞逃重庆,把前线总指挥的大权交给了他的儿子马敦静。而马鸿宾的手里只有八十一军,因此与我军作战比较消极。如今我军兵临城下,他是完全有可能走起义道路的。但他也不会轻易放下武器。若敦促八十一军尽快起义,我军只有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结合起来,打谈并重,双管齐下,彻底打掉他的幻想。

9月14日,我一九○师轻取中宁。敌八十一军已撤到黄河以北的中卫地区。中宁县老百姓喜出望外,自动修桥补路,箪食壶浆,迎接解放军。一位在任山河战斗中被我军释放的俘虏兵,在马家军逃离中宁时拾到两支步枪后,很高兴地送交我军。群众还在旧县政府、军粮局、银行等重要部门贴上封条,等候我军接收。好奇的群众拉着战士的手,“证实”他们对解放军神话般的传说:“听马家兵说,你们的火箭炮能打100余里,炮弹打出去像老虎吼叫一样,一炸就是方圆40余里,真厉害!”一些头戴白帽的回民激动地说:“解放军同志辛苦了,我们天天盼你们来,马家兵可把我们害苦了!”马鸿逵统治的宁夏,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贪官污吏到处横行。他统治的17年中征了16次兵,每次抓兵,都是棒打绳拴。百姓全家老少跪地求饶也无济于事。有的壮丁不愿为马家父子卖命,就忍痛用石灰蚀瞎眼睛,用菜刀剁掉手指。

马鸿逵为了稳定军心,还大力进行欺骗宣传,造谣解放军抓了回民俘虏,要一律杀头。但这一谣言,很快被我军的政治攻势戳穿了。任山河战后,我军将回民俘虏全部释放回家,并发给每人3块银元,俘虏们十分感激,返乡后就向乡亲们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宽大政策,群众对共产党解放军从存有戒心到逐步产生了好感。特别是那些苦大仇深的回民兄弟,终于看清了共产党是他们的救星,解放军是他们的亲人。所以,我们一到中宁,群众就自动出城,从好几里外迎接我们。我走到一个高坎上对乡亲们说:“感谢父老乡亲们前来迎接,中宁解放了,但宁夏其他地方还没有解放,我们还将继续战斗。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利益的,老乡们从此可以过和平安宁的好日子啦。”这时,群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发自内心的笑声。

敦促八十一军起义 

我军进占中宁,与敌人八十一军隔河对峙,我六十三军一八八师又沿黄河北岸向中卫进发。9月16日,为迫使八十一军早下决心,我们命令榴弹炮团,以突然猛烈的火力袭击黄河以北的碉堡和中银公路上来往的敌汽车,给予敌军以极大威胁。八十一军眼看陷入被歼灭之绝境,时间已不允许他们再犹豫不决了。19日上午,敌军长马惇靖亲自来到黄河中的一个沙滩上谈判,但他不敢过来,估计他还存有戒心。我们决定派傅崇碧副政委和作战科长唐皎同志赴沙滩,请马惇靖一行过来谈判。

羊皮筏子载着傅副政委一行到了黄河沙滩,傅副政委严肃地说:“你们想和,就立即放下武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并为百姓的安全着想;如果你们还敢抵抗就坚决消灭!”马惇靖连连表示他们不再抵抗,真心谈判,傅副政委又说:“既然有谈判的诚意,就请到岸上去,咱们详细谈,这里连张桌子都没有,连字都不好签。”马惇靖看傅副政委态度和蔼,出言有理,也就打消了顾虑。过了一会儿,他们一道乘筏子到南岸来了。

我们在富宁公司中宁办事处旧址接见了马惇靖,他穿着国民党将军服,没带武器,态度毕恭毕敬。我先以北平傅作义为例,向他说明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约法八章和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们是回族,我们尊重你们的风俗习惯。这么大的中国,是多民族组成的,为什么不能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兴旺作出贡献呢?”我随后提出和平谈判的条件。

为了解除马惇靖个人的后顾之忧,我当场保证他与其父马鸿宾全家生命财产的安全。他十分激动地站起来,立正表示完全接受,服从我军条件。

下午7时,我代表十九兵团,马惇靖代表敌八十一军在富宁公司中宁办事处正式签字。协定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与国民党第八十一军和平解决协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存国家人力物力财力,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颁布和平解决八项原则,经双方代表数度协商做出如下协定:

(一)国民党八十一军遵照指定地点集结,听候按民主制度和原则整编军队,并由人民解放军派政治委员、政治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二)国民党八十一军应保护一切武器、物资和仓库,不得破坏和转移隐藏、盗卖,应准备点交。

(三)国民党八十一军应将莫家楼船只于20日22时移交申家滩解放军,石空渡船只21日八时移交解放军。

(四)国民党八十一军应立即停止中(卫)、银(川)公路之运输。

为了以上四项条款保证迅速执行,特作以下具体规定:

(一)八十一军应立即将部队集结在中卫以东至李家营子,中卫以西至张家营子城北、王家营子以北地区给解放军驻防。

(二)八十一军应立即让出人民解放军东进宁夏路线——经中卫镇罗堡以北通过。

在国民党八十一军确实履行上项条件后,人民解放军保证该军全体官兵生命财产安全,允许部队不放下武器。但八十一军不得有任何损害人民利益和破坏交通的行为。

本协定于9月19日19时签字后立即生效执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全权代表曾思玉(签字)

国民党陆军第八十一军全权代表马惇靖(签字)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九月十九日

签字完毕,双方代表合影留念,并设宴招待了马惇靖一行。马惇靖军长一行于当晚返回中卫后,召集全体官兵宣读该协定全文,并认真贯彻执行了诸项条款,为瓦解企图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宁夏兵团军和迅速解放宁夏作出了贡献。

金灵之战 

马鸿逵、马敦静父子不仅拒绝和谈,软禁郭南浦,而且还命令其兵团主力一二八军在黄河东岸金灵地区与我军决战。敌一二八军低估了我军,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该军在金灵地区民宅要道,书写“抵抗到底!”“寸土必争!”之类的标语,妄图凭借青铜峡天险和沟渠纵横、寨堡林立等有利地形,构筑工事,破坏公路,拆毁桥梁,乃至掘千年古渠放水等手段,负隅顽抗。

9月18日,我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三团以突然袭击之手段,攻占了可瞰制金灵平原的牛首山制高点,为夺取金灵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9月19日11时,我六十四军一九一师和一九二师分为左右两翼向金积猛扑,揭开了金灵之战的序幕。守敌保安一师一部在余家桥顽抗,三五六师则掘渠放水,致使金积地区洪水泛滥,但仍未能阻挡我军穿插分割的迅猛攻击。至20日14时许,我左右两翼已逼近金积成围攻之势。

9月20日下午,我乘战车通过青铜峡峡口时,遇见有我军联络人员带领的金积守敌残部代表。他们身穿便服,有的人也穿国民党军服。一个副师长恭恭敬敬地向我请求投降。我令他们速回金积放下武器,缴械投降。几个代表当即向金积方向返回。

为切断金积守敌溃逃之后路及歼灭吴忠守敌,我又令一九一师和一九二师绕过金积,迅速向吴忠堡之敌猛攻歼灭之,将包围金积的任务由一九○师接替。

当我军攻打金积之时,敌一二八军军部和二五六师从灵武增援吴忠,企图与我军决战。

9月21日凌晨,我一九二师五七五团在吴忠东南的涝河桥处与守敌保安三师激战2小时。该部在对岸敌碉堡的密集火力封锁下,不怕流血牺牲,连续4次架桥强攻,终于抢占了敌桥头碉堡,保证了师主力的安全渡河。我军乘胜追歼,迅猛穿插分割歼灭了吴忠外围之敌,直捣吴忠敌一二八军指挥部,于11时攻占吴忠堡,俘敌1000余人。

涝河桥一战,致使金灵守敌全线溃乱,纷纷丢盔弃甲,官不管兵,兵不顾官,各自向仁存渡口和灵武方向狂奔逃命。在渡口处,溃逃官兵拥挤不堪,乃至为争抢船只渡河而自相火拼。待我追击部队直插仁存渡口时,截获敌8辆汽车和一部军用物资,俘虏800余人。我一九二师追至灵武城,其守敌残部放下武器向我投诚。

至此,解放宁夏决定性的一战——金灵之战,胜利结束。妄图同我军决战的国民党宁夏兵团主力一二八军,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该兵团所属的贺兰军与十一军官兵见其主力一二八军迅速被歼,亦即闻风自溃,土崩瓦解。

9月23日上午,贺兰军军长马全良、副军长王伯祥急忙跑到吴忠见我,请求我军火速进占银川,以解决城内溃逃的散兵游勇持枪抢劫行凶问题,并说在银川机场扣留飞机一架,请速派兵接管。当晚,我先头部队五七二团的两个营乘船冒雨夜渡黄河,深夜12时许到达银川,迅速控制城内制高点和要害部门,维持城内治安。城内秩序才得以安宁。

我十九兵团司令部、政治部进城后,即成立了银川市军管会,贴出布告责令国民党宁夏兵团残部的散兵游勇,包括将校军官,都必须向军管会联络处投诚登记。这些散兵游勇全是自己或三五成群地向我军投诚登记后,才被资遣回乡的。因国民党宁夏兵团的溃散而无力执行《和平解决宁夏问题之协议》,故没有向我军交一兵一卒,我军也没有接收与改编国民党宁夏兵团任何成建制的部队。

综观当时情况,宁夏是在我数万大军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经过任山河、黑城、同心、中宁、枣林子、金灵等战斗,我军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才获得解放的。

——录自《解放宁夏回忆录》,宁夏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兰州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宁夏军区政治部合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