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化东 王永昌
牛化东(区政协副主席):
1926年秋冬,冯玉祥部队的钱清泉把我们从陕北带到宁夏。到银川后,住在玉皇阁西边的一个大院子里。这个院子东西两排房子,最里面是个坐南向北的上房,上房的东西两头伸出,还有个小门。有一天,钱清泉让我在大门口站岗,他们五六个人在里边开会。在银川住了10余天,走兰州时,我问钱清泉,开会的人是谁。他说,是几个蒙古同志,从苏联回国,准备回蒙古去。记得其中有一个人穿的既不是中国服装,也不像西服,我以为这个人就是乌兰夫。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我问乌兰夫同志,他说,那是另一位同志,不是他,他回来得晚。宁夏的国民党组织就是钱清泉1926年来时组织的。当时国共合作,实际是由共产党领导成立的。
王永昌(自治区民盟):
1930年杜润滋来到宁夏,他原是北大毕业学生。来宁夏前,任北平市市长。到宁夏后,在宁夏中学任教员,是宁夏地下党负责人。当时宁夏中学校长是杜立亭,他俩人都是陕北米脂人。
1930年,杜润滋曾跟随马仲英去新疆,失败后,又回到宁夏,仍在宁夏中学教书。1931年,朱子休介绍梁大均、李天才等宁夏中学学生入党。九一八事变后,杜润滋组织宁夏暴动,当时参加暴动的有梁大均、李天才、李玉柱等人,都是宁夏中学学生。还有地方绅士王贵川(金积人)、赵炮匠、俞大河等。暴动前,先派人去金积拉队伍收枪,被敌人察觉后,银川抓了李天才等人,王贵川、赵炮匠、俞大河等也被敌人抓起来。杜润滋被关押在看守所,我和杜润滋就是这时认识的。当时,马鸿宾是甘肃省主席,马福寿是宁夏代主席,马鸿宾听到宁夏暴动后,指示宁夏城防司令不要处理。
1932年6、7月份,马鸿宾由兰州回到宁夏,把关押的人都放了,杜润滋也被保释放了。杜润滋出狱后,我与马季武、肖金海、梁光华(梁大均的哥哥) 一起跟随杜润滋去兰州。20几天后,为组织游击队,我们一起去靖远。当时,邬逸民是秘书长,我是经济管理员,牛化东是带路指导员。从兰州上皮筏时,来了几十个人,队伍扩大到100人。牛化东带路到达水泉后,被敌人包围,在谢家寨子打了一仗,副司令员张东皎阵亡,司令员杜鸿范负伤。参加那次战斗的还有一支队队长常黎夫(当时叫常永海,现任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战后由他代理司令员,带领部队和敌人作战。我们向北开走,到海原县兴仁堡时,收了冯建同(宁夏人)带的3个人和3支枪。当地民团团长刘安国(中卫香山人)带有100人,也表示要与我们合作。这时,游击队共有300人。在兴仁堡为张东皎开了追悼会。
兴仁堡休息几天后,准备攻打海原。走了一段后,刘安国突然把他的100人拉走了,就没打海原。到了海原和会宁县交界处,与敌人遭遇,我们牺牲了一部分人,后经过10个地主寨子,与地主武装开战时,又死了一些人。这时,谢子长决定拔掉地主寨子,寨子打下后,地主被打死,缴获了地主的粮食。当时部队靠打猎生活,日子过得很困难,但还是把粮食分给了群众。之后向靖远方向前进,准备把队伍拉向陕北,但因队伍中靖远一带人多,许多人不愿走陕北,谢子长就带一些人走了。还剩下约90人(主要是三、四支队的),三支队队长王儒林,四支队队长张有德也在其中。到靖远一带,兰州派来一个姓姜的司令员,我担任经济主任,杜润滋任政委,邬逸民去了新疆。我们又吸收了靖远一带的一些青年,这时队伍有200人,80支枪,还有一挺机枪。到了靖远附近的石记子湾,了解到环县游击队司令叫朱邦科,参谋长是梁大均,王贵川任团长,还有一个团长是赵老五。杜润滋想和环县的游击队联合,派我和梁大均的哥哥梁光华去环县联系。我们到叶盛堡梁光华的家后,听说由于赵老五叛变,环县游击队垮了,就没有联系上。后来听说,环县游击队失败后,梁大均到靖远附近的王儒林家躲避。靖远这里,由王儒林任司令员,孙作宾任政委,又把队伍拉起来。这时,我不在游击队了。详情在《甘肃省志》上有记载。
1933年,梁大均和吴鸿宾一起来宁夏,吴鸿宾是当时宁夏党组织负责人,由于马鸿逵反共势力的迫害,没几天就被迫离开了宁夏。梁大均和党组织失掉了联系,在银川、叶盛一带当教师。1938年,何广宽通知梁大均去了延安。
李牧可 何新宇整理
——录自《中共宁夏党史档案资料选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编,198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