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
战前情况
我军于1949年9月14日占中宁后,敌贺兰军(欠保一师)和十一军即窜向黄河以西银川、广武、宁朔地区。黄河以东,仅有敌一二八军,并指挥贺兰军保一师、骑二旅、骑二十八团,共11个步兵团3个骑兵团的兵力。其分布:一二八军军部和二五六师位于灵武县,保安三师位吴忠堡,三五六师及骑兵二十旅位金积以南、以东地区,保安一师位金积以西地区,骑兵三十八团位滚泉至城湾线,担任侦察警戒。敌总兵力与我相等,分为四个地域防守。第一地域为牛首山、老山东寺等要点——位于金积西的黄河东岸,东、南两面为丘陵地带,利于观察掌握,东面人烟稀少,水源缺乏,运[行]动困难,中(宁)金(积)公路在此山下,是通向金积的屏障,由敌保安一师防守。第二地域背靠金积,沿水渠由马家咀[嘴]子至郑家大庙线有敌三五六师防守。第三地域为吴忠堡,有敌保安三师防守。第四地域为灵武县城,有敌二五六师防守。敌将第二、三、四地域内相连的堡寨休[修]筑成工事碉堡,形成据点式的防御体系,并掘堤放水制造泥泞泛滥区增强防御。但是各点之间,有的距离较远,火力不能密切配合,易为我军猛插分割各个包围歼灭。
在任山河、兰州等战役后,敌对于作战已无信心,士气极其低落,这就有利于我之作战胜利。
我军任务与部署:
六十三军(主力22日由石空堡北渡)之一八八师沿黄河西岸协同我军作战。
我军并指挥兵团机械化营、战车队、六十五军之一九五师、陕北三边独立第一、二师,负责攻歼金〈积〉灵〈武〉守敌。
军战斗队形为两个梯队。
一九一师首取牛首山,尔后由西、南直向金积进攻,力求迅速分割围歼。
一九二师指挥兵团野炮营经滚泉由南和东南向金积进攻,协同一九一师攻歼金积守敌。
三边分区部队之独立第一师及五七一团沿预〈旺〉灵〈武〉公路攻击前进,迂回吴忠堡之敌,协助主力歼灭金积之敌。
一九○师、一九五师为军第二梯队。一九○师跟一九二师前进。
军指挥所于一九一师后卫跟进。
攻击时间为9月19日11时。
作战经过
17日,一九一师之五七三团攻占了牛首山,18日又占了东寺。这样使我在攻击之前就控制了金积、灵武地域之钥锁,便利我之进攻。
19日12时,一九一师攻占青铜峡口,跟踪追击逃敌;16时攻占金积以南养[羊]马渠南岸,并打垮西滩村顽抗之守敌。20日,我攻占余家桥、黄营,迫敌退缩金积。当日,一九二师前进途中,击退敌骑三十八团5次阻击,17时攻占王家桥、田家桥,迫近金积外围,敌三五六师被围困城内。为断金积守敌逃路和抓住吴忠堡之敌,决定一九一师、一九二师各留一部继续围困金积,两个师主力攻歼吴忠堡守敌。一九○师当日经呜[鸣]沙洲、滚泉向金积兼程急进,接替一九一师,一九二师攻歼金积守敌之任务。
21日6时,一九二师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兵器以勇猛动作突破吴忠堡东南门、清水沟防线,并迅速扫除卫星据点十家庄、王国梢等,与迂回至吴忠堡东北之三边〈分〉区部队及五七一团相互配合,于11时攻占吴忠堡,守敌大部被歼。一九一师相继攻占吴西乡歼敌一部。一九二师主力即向灵武攻击前进,17时攻占灵武城东、南两关,逼近西关,并分兵一部截击仁存渡,俘敌一部。19时东、南两门为我五七六团,五七五团突破,五七四团相继由西门突入城内,守敌二五六师及溃退至此之敌共5000人向我缴械投降。
金积被围困之敌三五六师退路被切断,援兵无望亦向我投降,至此金〈积〉灵〈武〉战斗告结束。
各部队原地集结。一九一师、军直位吴忠堡,一九○师位金积以南、以西地区,一九二师及三边分区部队位灵武地区,准备向黄河西之银川进攻。
接驻银川
金〈积〉灵〈武〉一战,宁马主力被歼。我军奉命渡过黄河,接驻银川。其部署:
一九二师仍留黄河以东收缴散兵武器,维持治安,建设政权。
一九一师进至银川负责市区秩序维持。
一九○师进至谢岗堡、平罗地区进行接驻。
23日夜五七二团乘汽车首先进入银川市,一九一师主力、军直24日到达银川。一九○师于25日和26日先后进到指定地区,至此宁夏全境解放。
我军进入银川市,城市居民夹道欢呼,并协同我军肃清了散兵土匪,使得治安很快安定。
小结
一、宁夏战役在友军配合下迅速胜利,结束了宁马封建小王朝统治,解放了宁夏全境和广大人民。歼俘敌58000余人,圆满地完成了战役任务。
二、我攻占了牛首山、老山东寺等要点,是取得此役迅速胜利的关键。
因为牛首山为黄河东岸制高点,地势险峻利于守备,敌控制可瞰制我军举动,利其组织防御,是金〈积〉灵〈武〉南面屏障,相反我控制此要点,同样可瞰制金积之敌,便于进攻。
三、我对背水作战不利之敌,采取分路大胆迂回,首先打乱敌之布势[署],使其失去有组织抵抗能力,再分别各个歼灭之。因此金〈积〉灵〈武〉地区,能迅速歼灭与我相等敌军。
四、金〈积〉灵〈武〉之战,由于我军歼灭了敌之主力,这是迅速解放宁夏的主要原因。
六十四军司令部
——录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